概况

       旱蕨Pellaea nitidula,植株高10-30厘来。根状茎短而直立,密被亮黑色有棕色狭边的钻状披针形小鳞片。叶多数,簇生;柄长6-20厘米,粗1-1.5毫米,圆柱形,栗色或栗黑色,有光泽,基部疏被深棕色小鳞片,向上全体密被红棕色短刚毛;叶片长圆形至长圆三角形,长4-12厘米,基部宽3-6厘米,顶部羽裂渐尖,中部以下三回羽裂;羽片3-5对,基部一对最大,三角形,长2.5-3.5厘米,基部宽2-2.5厘米,短尾头,基部上侧与叶轴并行,下侧斜出,几无柄或有极短柄,二回深羽裂;小羽片4-6对,羽轴上侧的长约1厘米,宽2-3厘米,披针形,钝尖头,基部与羽轴合生,全缘,羽轴下侧的远较上侧的为长,基部一片尤长,长1.5-2厘米,宽1.5厘米,长圆形,短尾头,基部上侧平截,与羽轴并行,下侧斜出,无柄,羽状深裂达羽轴阔翅;裂片5-7对,披针形,第二片小羽片或为浅羽裂或仅下侧有一二短裂片,向上均为全缘;基部以上羽片略渐缩短。叶脉在裂片上羽状分叉,下面明显隆起,上面略可见。叶干后革质或坚纸质,灰褐绿色,两面无毛,叶轴及羽轴上面和叶柄同色,密被棕色短刚毛。孢子囊群生小脉顶部;囊群盖由叶边在小脉顶部以下反折而成,在反折处形成隆起的绿色边沿,盖为膜质,褐棕色,边缘为不整齐的粗齿牙状。染色体2n=116。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区域与拍摄点

       产河南(商城)、甘肃(康县、文县)、湖南(保靖)、江西(庐山、武宁)、浙江(庆元、龙泉)、福建(建阳、南靖)、台湾(新竹、台中、南投、嘉义)、广东(连县)、广西(天保、百色)、贵州(安顺、三合、赫章)、四川(汉源、重庆、康定、泸定、平武、雷波、峨眉山、万县、城口)、云西(昆明、丽江、思茅、屏边、禄劝、元谋、双柏、永仁)、西藏东南部(易贡)。

同地域的其他物种
栖息环境

       生干旱河谷疏林下岩石上,海拔200-2400米。

同海拔范围的其他物种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