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展示 Image
「拾图」• 52期 迁徙的鸟
2018年12月07日

 「十图精选┃与自然更近一点

秋天到了!鸟类的迁徙,渐渐展开。千百年来,它们遵循着自然规律,春去秋来(秋去春来)往返于两地之间,生息繁衍。我们熟悉的小学语文课本上“瓦蓝瓦蓝的天上飞着几只大雁,它们一会儿排成人字一会儿拍成一字向南飞去。”描述的便是它们了。

如果你也想亲眼见到它们,不妨带上望远镜,到自然中。保持距离,静静观赏。


这是拾图的第52篇文章,本文所有的图片加起来差不多7MB

1

白眼潜鸭

Aythya nyroca

四川成都 | F5.6,100mm,1/2000s,ISO400 | 邹滔

成都每年冬天都在上演现实版的《鸟的迁徙》。栗色的白眼潜鸭完成一年一度的大迁徙,从寒冷的北方繁殖地返回成都。它们常常集群在锦江和其他城市湖泊里,嬉戏觅食,或者共同起飞,正好在天空中组成一幅中国地图的轮廓。由于水系众多鱼虾丰富,冬季的气温也比较温暖,成都平原一直是众多候鸟的越冬地。它们在此觅食、休整,为春天的迁徙积蓄能量,千百年来一直如此。

2

青头潜鸭

Aythya baeri

四川成都 | F6.3,600mm,1/1250s,ISO250 | 邹滔

一大群正在理毛的白眼潜鸭里,好像混进了一个头部黑色的异类,头部也呈现出青黑色,它是一只青头潜鸭。全球现存仅500只左右,可谓是极其濒危,要知道,连我们滚滚的数量也有它们的四倍啊!这只雌性的青头潜鸭已经连续多年在成都过冬,每次都是独自一只与白眼潜鸭混群,看起来一直没找到另一半,真是已经到了同类太少都难以遇见异性的境地了吗?

   

3

普通秋沙鸭

Mergus merganser

四川成都 | F6.3,600mm,1/3200s,ISO400 | 谭祥芳

 普通秋沙鸭是秋沙鸭中个体最大的一种,迁徙期间,常聚集成数十甚至上百只的大群,起飞时拍打着水面,显得尤为壮观。

  

4

黑颈鹤

Grus nigricollis

云南纳帕海 | F5.6,420mm,1/1600s,ISO800 | 唐军

黑颈鹤是纳帕海的明星物种,每年秋冬季节来此繁衍,第二年春季离开。栖息于海拔2500-5000米的高原的沼泽地、湖泊及河滩地带,是世界上唯一生长、繁殖在高原的鹤。

 

5

北红尾鸲

Phoenicurus auroreus

南京溧水 | F7.1,500mm,1/1250s,ISO500 | 许明岗

北红尾鸲,林鸟迁徙大军中的先锋官,每当秋风四起,最先到达的冬候鸟就是它。

6

红脚隼

Falco amurensis

江苏军嶂山 | F2,400mm,1/3200s,ISO500 | 许明岗

每年的夏秋两季,红脚隼们为了繁衍生息,都会在远东地区到非洲之间往返迁徙;它们是猛禽中的长距离飞行冠军。旅途中饿了就直接在空中捕食蜻蜓等昆虫;这只红脚隼进食完了正在剔牙。

 

7

家燕

Hirundo rustica

江苏军嶂山 | F8,560mm,1/800s,ISO400 | 许明岗

当深秋季节见到小燕子们集群的场景,说明它们又将南归,待到来年春暖花开时再相见。

 

8

栗树鸭

Dendrocygna javanica

云南那邦 | F8,560mm,1/800s,ISO400 | 关翔宇

盈江的那邦镇,地处中缅边境,有时候距离缅甸只有一座桥的距离,此地的农田中,不仅记录过诸多我国的罕见鸟,例如:线尾燕、亚历山大鹦鹉、鹳嘴翡翠等,也见证着鸟类迁徙的转换。在这里能看到两种“红鸭子”。冬季去那邦田,总可以看到赤麻鸭在沼泽湿地处觅食。随着时间的轮转,春季,赤麻鸭踏上北上的征程,而四月再去那邦田,在那里等待你的,可能是一种仅在我国海南、云南、广西等地有记录的“野鸭”——栗树鸭。它们和赤麻鸭羽色有些相似,但更偏深色,体态也要修长的多。栗树鸭主要分布在东南亚和南亚地区,在我国属于边缘分布,数量较少。春去秋来,见证了鸟类迁徙的神奇,正如西南的边陲小镇——那邦。两种“红鸭子”随着季节的变换,在此地交替。

 

9

赤麻鸭

Tadorna ferruginea

云南洱源 | F6.3,500mm,1/800s,ISO500 | 左凌仁

赤麻鸭一身棕黄色,翼镜铜绿色,它们在我国北方及欧亚大陆北部地区繁殖,有些越冬个体要南迁至云南甚至东南亚地区。赤麻鸭是我国最为常见的“野鸭”,我国的多数地区都有它们的记录,并且在冬季常成群活动。 

   

10

翘鼻麻鸭

Tadorna tadorna

陕西潼关 | F5.6,500mm,1/800s,ISO100 | 刘思阳

成群结队的翘鼻麻鸭。


注:文中图片均由西南山地签约摄影师本人拍摄或提供,水印照片可下载免费使用,如需使用原图、无水印图片,请登录西南山地自然影像库www.swild.cn进行购买。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