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展示 Image
「拾图」• 56期 欺骗
2018年12月07日

十图精选┃与自然更近一点

自然中的某些生物似乎热衷于“欺骗”,有的是为让对方“见而不识”,有的是为了让对方“视而不见”。之所以努力变得这般,是为了让弱小的自己,在危机四伏的生存环境中,得到更好的繁衍。


这是拾图的第56篇文章,本文所有的图片加起来约5MB

1. 凤头蜂鹰

Pernis ptilorhynchus

F8,600mm,1/1250s,ISO400 | 许明岗

凤头蜂鹰号称百变神鹰,拥有各种色型,用于模拟各种中大型猛禽;以躲避其他猛禽的攻击;虽然它在外形上可以模拟到惟妙惟肖,但猥琐的头型还是逃不过猛禽观察者的眼睛!

 许明岗

2. 大眼斜鳞蛇

Pseudoxenodon macrops

西藏墨脱 | F2,35mm,1/60s,ISO100 | 王聿凡

大眼斜鳞蛇是一种无毒蛇类,受到惊扰或被激怒时,颈部会膨扁,模仿眼镜蛇的形态,来恐吓对手保护自己。

 

3. 食蚜蝇

Enmonodia vespertilio

四川德阳 | F5.6,220mm,1/10s,ISO640 | 黄耀华

食蚜蝇成虫腹部多有黄、黑斑纹外形似蜂,装扮成蜂,并不是为了捕食,而更多的是为了防御。

4. 领鸺鹠

Glaucidium brodiei

河南董寨 | F8,800mm,1/2s,ISO100 | 董磊

领鸺鹠,猫头鹰家族中最小的一种,跟麻雀大小差不多。后脑勺长了一对假眼,恐吓那些试图伤害它的天敌。

5.西藏杓兰

Cypripedium tibeticum

四川阿坝州 | F/5.6;1/125S;ISO400;100mm | 王进

西藏杓兰巨大而暗色的唇瓣,可以模拟熊蜂的巢穴,吸引熊蜂进进出出,帮助自己传粉。

6. 斜带环蝶 

Thauria lathyi

云南西双版纳| F8,90mm,1/160s,ISO100 | 牛洋

同许多蝴蝶一样,在斜带环蝶的翅膀下部,长有很像脊椎动物眼睛的大斑点——眼斑,其作用可以恐吓捕食者,或是转移捕食者的攻击目标,使身体的头部等重要的部位免遭袭击。

7.背崩棱皮树蛙

Theloderma baibengense

西藏墨脱  F8,90mm,1/320s,ISO640 | 王聿凡

当遇到危险时,背崩棱皮树蛙会闭上眼睛,收起四肢模仿成一坨鸟屎,来逃避捕杀。虽然生活在竹叶上的它显得十分突兀,但选择这种拟态的确是个聪明之举。

8. 枯叶蛱蝶

Kallima inachus

陕西佛坪县| F8,180mm,1/60s | 刘思阳

如其名,它的翅膀化作两片枯叶,在自然环境中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9.藏叶脩

云南苍山| F8,105mm,1/320s,ISO3200 | 史静耸

与枯叶蛱蝶恰恰相反,藏叶脩是用整个身子模仿一片绿叶。

10. 棘棱皮树蛙 

Theloderma moloch

西藏墨脱 | F10,90mm,1/320s,ISO320 | 王聿凡

棘棱皮树蛙身体上的疣粒非常发达,颜色格外丰富,伪装成苔藓,而不宜被发现。 棘棱皮树蛙是一种非常少见的树蛙,自1912年被发现报道后,消失了104年,去年在墨脱再次被发现。

注:文中所有图片可免费公益使用,使用时请保留水印,查找更多图片及商业购买,请登录西南山地自然影像库www.swild.cn进行购买。

相关文献推荐:

1.动物的伪装方式。肖繁荣,杨灿朝,史海涛。

2.浅谈植物中的拟态。李庆杰,朱晓林。

3.昆虫拟态的历史发展。张霄等。

致谢:感谢牛洋老师对本文的指导及各位摄影师提供的图片。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