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栖动物 Amphibians
金江湍蛙

金江湍蛙Amolops jinjiangensis,体型小,雄蛙体长44-54mm,雌蛙58-65mm,体色有变异,以绿色为主,杂以棕色斑点;四肢背面具横纹,其边缘亦不规则;咽部有深色云斑;中甸产的部分个体有浅色脊线;皮肤粗糙,头顶和体背前部光滑,体侧体背后部和股胫背面具有大小不等的疣粒和痣粒;颞褶明显,背侧褶短短续续直至肛前上方;肛周围有一对大疣粒;腹面后部及股基部具扁平疣。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花狭口蛙

花狭口蛙Kaloula pulchra,雄蛙体长55~77mm,雌蛙体长56~77mm,皮肤厚,鞍光滑,背面有小疣粒或圆疣;枕部肤沟明显,颞褶清晰。腹面皮肤成为皱纹状,其间散有浅色疣粒;雄蛙咽喉部皮肤粗糙。生活时背面有一条十分醒目的镶深色边的棕黄色宽带纹,从两眼间开始,绕过眼睑,折向体侧延伸至膀部,略呈“n”形,在“n”形宽带内为深棕色大的三角形斑,宽带外侧有一条深棕色宽纹从眼后斜伸至腹侧;四肢背面无横纹,密布深棕色斑点或不规则的小斑块;颞部至口角色浅。腹面浅棕黄色或肉色。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黑眼睑纤树蛙

黑眼睑纤树蛙Gracixalus gracilipes,雄蛙体长20~24mm,雌蛙体长30mm左右,体背面有小疣粒,上眼睑上的疣大而密集;吻棱及颞褶上也有小疣;前臂、跗部、咽喉部和胫腹面光滑,腹面其它部位满布扁平疣。背面暗绿色或灰绿色,从吻端沿吻棱,上眼睑直到颞部为宽棕色纹,上眼睑黑棕色,眼的后下方、颞部和体侧的下方有白色斑纹,两眼间至体背面有“X”形褐黑色细斑纹,体后有少数褐色斑;四肢背面有褐色细横纹;第四、五趾的背面及其蹼为棕色。体腹面黄白色,大腿腹面肉色。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云南臭蛙

云南臭蛙Odorrana andersonii,雄蛙体长71mm,雌蛙体长100mm左右,背部皮肤较粗糙,自吻端至肛部满布疣粒,有分散大疣和刺粒;头侧及鼓膜周缘有小白刺;颞褶宽厚,平直;肩上方至胯部以及体后端小白刺疣密集;股后方有扁平疣。生活时体前部多为绿色,杂以不规则的棕色斑,有的连成不规则的大网状斑,或呈点状斑,大疣粒周围多为棕黑色,个体小者疣粒和色斑清晰,个体大者色斑较一致;体后1/3部位为黑褐色与灰黄色相间;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与黄色相间成大、小云斑;唇缘及四肢有黑褐色与灰黄色相间的横纹,一般股、胫部各有5-7条。咽喉部灰黄色,腹部和四肢腹面为浅黄色;股后面有黑褐色大斑,其斑多为股部横纹的延伸,其间夹有浅黄色细纹;掌突及跗蹠部腹面紫灰色。液浸标本体和四肢背面多为棕灰色,深色斑纹清晰。指端有小吸盘或不明显,有腹侧沟(少数指、趾单侧或双侧无沟),两侧沟在指、趾端不连接,相距远;雄蛙胸部有2团白刺,略呈“8”形。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黑眶蟾蜍

黑眶蟾蜍Duttaphrynus melanostictus,雄蟾体长72~81mm,雌蟾体长95~112mm,背部一般为黄棕或黑棕色,部分个体具不规则棕红色斑;腹面乳黄色,多少有花斑。皮肤粗糙,全身除头顶外,满布瘰粒或疣粒,背部瘰粒多,背中线两侧,自枕至体端有排列成行的较大圆疣;腹部密布小疣,四肢刺疣较小;所有疣粒顶部都有黑色角质刺。鼓膜大而显著;吻棱及上眼睑内侧黑色骨质棱强;有鼓上棱,耳后腺不紧接眼后;雄蟾有内声囊。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多疣狭口蛙

多疣狭口蛙Kaloula verrucosa,雄蛙体长41~46mm,雌蛙体长46~52mm,皮肤粗糙。背部有许多小疣,近背中线者多为长形,断续排列成纵行,自吻至肛部的正中常有一细棱;体侧、肛周围及股后多为小圆疣,枕部有一横肤沟;颞褶厚。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背面橄榄绿色或灰棕色,散有大小数量不等的黑点,有的体侧也有黑点;上、下唇缘黄绿色;少数标本肩部有细窄的浅色花斑。雄蛙咽喉部满黄绿色斑点,腹部米黄色;雌蛙咽喉部及腹部均为乳黄色。液浸标本背面棕色或棕灰色,疣上黑点隐约可见;腹面灰白色,少数标本胸、腹部花斑仍显;雄蛙咽喉部色深。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滇南臭蛙

滇南臭蛙Odorrana tiannanensis,雄蛙体长53mm.雌蛙体长99mm左右,背部皮肤粗糙,体侧疣粒较背部的大;两跟前缘正中有一个米黄色点。腹面皮肤光滑。生活时体背棕黄色或浅棕黄色,体背黑斑点不清晰;体侧之黑点众多。腹面乳黄色,无斑纹。液浸标本背部及体侧之黑点较生活时更为明显,四肢亦显出横纹,雄蛙尤甚。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远超过吻端,趾间全蹊。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


了解更多>>
龙洞山溪鲵

龙洞山溪鲵Batrachuperus londongensis,雄鲵全长155~265mm,雌鲵全长163~232mm,掌、蹠腹面有棕色角质鞘。性成熟的多数个体仍有鳃裂或有1~3个外鳃残迹;不完整的一段卵胶袋长约200mm以上,其中段直径15mm左右。皮肤光滑;眼后角向后有两条浅凹痕,一条止于口角后面,一条止于鳃裂前缘或前一条凹痕后面。体背面多为黑褐色、褐黄色或橙黄色,有的个体有褐黄色或橙黄色斑,有的个体背脊有一条橙黄色纵纹;体腹面浅紫灰色,有的有蓝黑色云斑。​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