雀形目
黑背燕尾

黑背燕尾Enicurus immaculatus,英文名Black-backed Forktail。前额白色,沿眼上半部圈成白色眶,头黑色,上背和两翼黑色,具白色翼斑,初级飞羽基部白色而形成小块白色斑,腰白色,尾黑白相间,长且分叉,似灰背燕尾但背部颜色显著不同。虹膜黑褐色、喙黑色,脚粉色。


了解更多>>
粉红山椒鸟

粉红山椒鸟Pericrocotus roseus,英文名Rosy Minivet。雄鸟白色眉纹有时染红,上背灰褐色,腰及翼斑红色,尾羽两侧红色,与其他雄山椒鸟区别在于头灰色,胸至下腹粉红色,喉白色;雌鸟头灰色而喉白色,背灰褐色,翼斑和两侧尾羽明黄色,腰、腹部黄色较其他山椒鸟雌鸟浅。虹膜黑褐色,喙黑色,脚黑色。


了解更多>>
大盘尾

大盘尾Dicrurus paradiseus,英文名Greate Racket-tailed Drongo。体型较大,通体黑色具蓝绿色光泽,头顶具蓬松羽冠自前额至枕后而不同于其他卷尾,尾羽略微分叉,外侧尾羽极度延长可至30-35cm,末端具勺状羽片。虹膜暗红色,喙黑色,脚黑色。


了解更多>>
树鹨

树鹨 Anthus hodgsoni,林栖性,眉纹白色而粗长,耳附近有黄白色的羽斑,上体橄榄绿色,纵纹较少,喉及两肋皮黄色,胸部及两胁纵纹浓密。繁期在秦岭至横断山的个体上体和胸,腹部纵纹较为稀疏,前额至眼先和脸颊前部染黄色。杠膜褐色,上喙角质色,下喙偏粉色,脚粉红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图鉴 便携版》


了解更多>>
布氏苇莺

布氏苇莺 Acrocephalus dumetorum,体形纤细,嘴尖长,下嘴前半段染有黑色。眼先深色,具有明显且前后宽度较一致的米色短眉纹。上体灰褐色,下体污白,喉部和前胸的羽色较浅,而呈现出一与胸部和两胁有区别的三角区域。该种此前在四川尚无确切报道(李桂垣 1995,张俊范 1997,郑光美2011),为该省鸟类新纪录。


了解更多>>
栗头鹟莺

       栗头鹟莺Seicercus castaniceps,英文名Chestnut-crowned Warbler。头顶栗色,侧冠纹黑色,眼眶白色。头侧灰色。两道翼斑,胸灰色,腹部黄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志》。


了解更多>>
杂色噪鹛

       杂色噪鹛Garrulax variegatus,英文名Variegated Laughing Thrush。雄羽色相似。额基淡茶黄色,头顶灰褐或暗橄榄灰色,眼先、贯眼纹和耳羽黑色,有的耳羽淡而具白色或呈暗橄榄灰色,眼后有一小白点,有的还具细而不明的白色眉纹和眼圈,脸浅白或棕白色。背橄榄褐色或橄榄灰褐色,两翅覆羽与背大都同色,初级覆羽黑色,大覆羽砖红色或栗褐色;飞羽暗褐色或黑褐色,初级飞羽基部外嘲辉金黄色,向端部逐渐变淡而带些灰色,次级飞羽外翻基部黑色,在翅上形成显著黑斑,外翱余部灰色而具白色端斑,内翻和三级飞羽全黑色,所有飞羽均具白色或灰白色尖端。中央两对尾羽约占全长3/4的基段黑色,其余部分灰色具细窄的白色端斑,次两对尾羽黑色部分变小而灰色部分相应增大并缀有黄色,尤其外翻黄色渲染较多,到外侧尾外翻几全为橄榄黄色而黑色消失,所有尾羽亦都具白端。颏、喉色,胸和两胁浅灰褐色,腹黄白色,肛周至尾下覆羽辉茶黄色。虹膜淡黄绿色或草褐色,嘴黑色,脚淡橙褐色。主要以甲虫、天牛、瓢虫、蝉、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为食,也吃少量植物、花、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6~8月。

       参考自《中国鸟类志》。


了解更多>>
眼纹黄山雀

       眼纹黄山雀Parus bokharensis,英文名Turkestan Tit。形、色似黄颊山雀,脸部和腹部有黄色,脸部黄色区域较小。眼先为黑色,黑色贯眼纹粗。

       参考自《中国鸟类志》。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