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门
凤头百灵

凤头百灵Galerida cristata,体型略大,上体沙棕色,具黑褐色纵纹,头具较长羽冠。喙长而下弯。下体黄白色。胸部密布黑褐色纵纹。虹膜暗褐色,喙黄色,脚肉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图鉴便携版》


了解更多>>
广西林蛇

广西林蛇Boiga guangxiensis,大型林栖后沟牙类毒蛇。头大,与颈区别明显,眼大,瞳孔直立椭圆形;躯干较长而侧扁,尾细长,适于缠绕。头背浅黑色,上唇黄白色;背面橄榄色,具黑色波浪状黑纹。头部浅色而带灰黑,上唇黄白色;头腹灰白色。背面橄榄色,后端略带暗灰色,具黑色波纹、宽2~2.5枚鳞的横纹,在体前部尤为明显且横纹间散以朱红色小点;腹面灰白色。

参考自赵尔宓《中国蛇类》


了解更多>>
棕头歌鸲

棕头歌鸲Luscinia ruficeps,雄鸟头顶至后枕鲜红棕色而形成头罩,眼先至下颊黑色,颏喉白色,上体深灰色,下体白色而具灰黑色胸带,尾羽黑褐色且两侧基部红棕色;雌鸟似蓝歌鸲但胸腹鳞状斑更明显且腰和尾羽不染蓝色。虹膜黑褐色,喙黑色,脚粉褐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图鉴便携版》


了解更多>>
石貂

石貂Martes foina,吻鼻部尖,耳圆钝,体躯粗壮,成体体长在450毫米左右,四肢粗短,但后肢略长于前肢。尾长于后肢,略长于体长之半,尾蓬松而端毛尖长。四肢具五趾,趾行性,趾垫5枚,掌垫3枚。毛色:为灰褐或淡棕褐色,绒毛毛色洁白或淡黄,深褐或淡褐色的稀疏针毛不能覆盖底绒。头部淡灰褐色,耳缘白色,体背、体侧为深褐色,由于头部针毛较短密,至背中部针毛逐渐伸长,最长可达55毫米,使背脊中央的褐色针毛集聚,因而色调呈暗褐色。腹部淡褐色,四肢及尾部与背脊同色,喉胸部白色或茧黄色,形状或为“V”形,或呈不规则的环状,有的在环状斑块中带有棕色斑点,有的在喉胸部中央呈长条状块斑。头骨:外形与青鼬头骨酷似,但比紫貂头骨略大。颅形狭长,从吻部至前额逐渐升高,到顶骨又略形下降。鼻骨狭长,其末端几与眶后突达同一直线上,鼻骨中央略低凹;颧弓略向外扩张,眶后突尖锐,颧骨突粗壮;具良好的矢状脊与人字脊,矢状脊在顶骨与额骨接缝处分叉;颞嵴在顶骨末端形成十分突出的弯尖,与紫貂及青鼬明显区别。腭骨显著后伸;听泡长圆形凸出。副枕突形尖扁,与听泡高度相等。下颌骨底缘弯曲,角突钝圆,冠状突扁平,后端并不特别突出。(头骨图11,石貂)牙齿:齿式为:(3·1·4·1)/(3·1·4·2)=42=38。上门齿排列为一圆拱形,齿形呈刀刃状向外弯曲,下门齿排列前后不齐,第二下门齿位置略靠后,上犬齿齿尖与下颌骨垂直,下犬齿向斜外方弯曲;裂齿形状与紫貂裂齿相似,下颌前臼齿3-4枚,有的标本第一下前臼齿缺如,在第四下前臼齿齿峰之后侧具明显的小附尖,臼齿与紫貂臼齿相似,仅体积甚大。

参考自《中国动物志》


了解更多>>
金猫

金猫Catopuma temminckii,头体长710-1,050;尾长400-560;后足长165-180;耳长60-70;颅全长98-131;体重9-16千克。金猫有两种不同的色型:金色型—顾名思义,从深棕色到红色、金色或灰色,偶尔有黑色的个体。常见的色型是颈和背部略带红色或金色,身体两侧明显更淡。这种色型的头部总是显示出独特的金猫模式(见下)。另一种色型是花斑型,与豹猫相似(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头部颜色独特:有明显的纵向的白色眼间斑;还有一条颜色更浅的条纹,它从一个中间斑点到眼间斑,再到头冠,这些条纹两边还有黑纹。从眼下到颊部通常有宽的白色颊斑,鼻下部和下唇为白色。耳后深色(黑色到深棕色),中心的颜色稍浅。尾长(头体长的50-66%),明显的双色,上面深色,下面淡白色,尤其是距尾尖一半处。花斑型的尾有12-15个黑条,但仍具有金色型的双色特征。

头骨只是在大小上可与猞猁(Lynx lynx)混淆,因为这是中国仅有的两个头骨长度在100-150毫米之间的种。丛林猫(Felis chaus)的头骨大小也相仿,但是可以根据上颌吻突的浅凹和接近听泡的相对扁平的乳突加以区别。金猫和猞猁的凹陷消失而乳突在侧面延长。猞猁有相对大的膨胀的外鼓膜泡,在额骨的眶内区有明显的凹陷,沿中缝还有一个明显的额/鼻骨凹陷(而金猫没有这些特征)。金猫在翼骨侧面有发达的侧凸缘。雄性有显著的矢状脊,但雌性的矢状脊呈七弦琴形的,并且外形更小。齿式是:3.1.2-3.1/3.1.2.1 = 28-30。

参考自《中国兽类野外图鉴》


了解更多>>
云南小狭口蛙

云南小狭口蛙Glyphoglossus yunnanensis,背部有细长疣或痣粒,沿脊线及其两侧、眼后斜至胯部的细长疣多断续排列成行,四肢背面有痣粒,雌蛙体腹面光滑,雄蛙胸、腹部几乎全部为皮肤腺所覆盖。背面多为灰黄色或棕黄色,其上有镶以米黄色细边的深棕色对称斑纹;胯部有一对醒目的圆斑点,四肢具横纹或斑纹不规则;腹面色浅,具深色云斑。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滇蛙

滇蛙Nidirana pleuraden,体型肥壮,头端窄。体宽厚而略扁;尾较细弱,上尾鳍较宽,尾末端钝尖。生活时背面有细密褐色小斑点,浅黄色脊纹从鼻孔之间向后达尾基部;尾肌棕红色。尾鳍浅黄色,均满布褐色云斑。腹面浅黄色无任何斑点。液漫标本灰棕色,整个背面及尾部有分散均匀的小斑点;后期蝌蚪多有一条明显的脊线,腹面白色无斑。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猞猁

猞猁Lynx lynx,头体长800-1,300;尾长110-250;后足长225-250;耳长80-95;颅全长145-160;体重18-38千克。猞猁属中体型最大的,身体底色从灰色到灰褐色。皮毛上的斑点变化也很大,从很小的模糊的斑点到较大的清晰的斑点。喜马拉雅的猞猁毛色非常苍白,通常无清晰的斑点,而欧洲的猞猁斑点明显。喉部及体下方呈白色到浅灰色。猞猁是猫科动物中毛发最柔软的,在其背上每平方厘米有9000根毛。猞猁有独特的四肢,后肢比前肢长。四足宽大,趾间有连接的皮瓣,冬季足下方覆有长而密的毛。足迹上的质量负载轻盈度(重量/平方厘米)是猫科动物中最好的之一,是猫属的3倍。耳朵有长的毛簇,耳后中部有淡灰色斑点。从耳至喉部有长的领毛。耳内侧常覆有白毛。尾非常短,约等于后足长,尾尖黑色。乳头3对。在明显的听泡中,外鼓骨(前侧面部分)非常膨胀。乳突大,呈球形突起,额骨不是很突出。眶后突之间有一个显著的凹陷,眶后突相对较小。颧骨向吻部突出至眶下沟。前颌骨的吻突和额骨连接或接近。P2缺如;犬齿大大长于P4长度。齿式:3.1.2.1/3.1.2.1 = 28。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