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线腹链蛇Amphiesma octolineata,云贵高原及川西山区各种静水水域及其附近常见的一种中型游蛇。背面黑褐为主,呈深浅相间的若干纵纹,常有腹链,腹链外侧常呈浅红色纵纹。背鳞最外行平滑,每一鳞片后端略有缺凹。体型等,雌性全长(560+131) mm(云南)。头背暗褐色,上唇鳞及头腹面浅黄色,唇鳞缘多有黑褐斑。躯干及尾部色斑变异甚大,总的特点是显示出深浅相间的若干纵纹,大致由以下部分组成:背面灰褐的基色上,背侧位置有二条黑色或黑褐色纵纹,始自眼后,通达尾末;腹鳞与D1间鳞沟黑色构成的黑色折线,此折线或有或无;腹鳞近外侧有一黑色点斑,前后缀连成链纹,此链纹或有或无,或始自颈后,或始自体前段;腹链与折线间常为浅橘红色;左右腹链之间为淡黄绿色。
参考自《中国动物志》
云南臭蛙Odorrana andersonii,雄蛙体长71mm,雌蛙体长100mm左右,背部皮肤较粗糙,自吻端至肛部满布疣粒,有分散大疣和刺粒;头侧及鼓膜周缘有小白刺;颞褶宽厚,平直;肩上方至胯部以及体后端小白刺疣密集;股后方有扁平疣。生活时体前部多为绿色,杂以不规则的棕色斑,有的连成不规则的大网状斑,或呈点状斑,大疣粒周围多为棕黑色,个体小者疣粒和色斑清晰,个体大者色斑较一致;体后1/3部位为黑褐色与灰黄色相间;体侧有不规则的黑褐色与黄色相间成大、小云斑;唇缘及四肢有黑褐色与灰黄色相间的横纹,一般股、胫部各有5-7条。咽喉部灰黄色,腹部和四肢腹面为浅黄色;股后面有黑褐色大斑,其斑多为股部横纹的延伸,其间夹有浅黄色细纹;掌突及跗蹠部腹面紫灰色。液浸标本体和四肢背面多为棕灰色,深色斑纹清晰。指端有小吸盘或不明显,有腹侧沟(少数指、趾单侧或双侧无沟),两侧沟在指、趾端不连接,相距远;雄蛙胸部有2团白刺,略呈“8”形。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华夏剑凤蝶Pazala glycerion,成虫:翅展58—62 mm。体背黑褐色,具黄白色长毛,腹面灰白色。翅淡黄白色,很薄。前翅斑纹黑褐色或淡黑色,有10条横带或斜横带,近基部的2条从前缘直到后缘,中域5条只到中室后缘,亚外缘区及外缘3条直达臀角。后翅从前缘斜向臀角区有4条斜斑纹,包括外缘1条,到尾突处汇合成大黑斑块与2个小黄斑相连;尾突基部有青蓝色弯月形纹,尾突细长,末端黄白色;翅反面与正面相似,但后翅中部两条黑线夹成“8”字形,其中靠前缘的环内为黄色。雄性外生殖器的爪形突消失;颚形突指状,膜质;在背兜末端有角突2个,侧边有小齿突;抱器瓣大半椭圆形,腹缘有长锯片状突;背缘弧形,端部有叶状大突,叶突的外缘与内缘锯齿状;内突从抱器背基部发生,中部有1个末端具齿的指状突,端部边缘具齿;阳茎骨化程度差,端部尖。
参考自中国动物志数据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