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索动物门
红白鼯鼠

红白鼯鼠Petaurista alborufus,别名红催生、飞生虫、飞生鸟。大型鼯鼠,体重约2kg。鼻吻部向后沿面颊下边至耳基部白色;体及皮膜背面赤褐色,体背后部有一大块浅黄或花白色毛区;腹面淡橙棕色,中间有白色毛区;尾基部背面有一块白斑。夜行性;以坚果及其他果实和嫩叶为食。


了解更多>>
黄腹冠鹎

       黄腹冠鹎Criniger flaveolus,中型鸟类,体长19~24cm。头顶橄榄褐色具黑褐色冠羽。上体橄榄黄色,两翅黑褐色,外硼茶黄色,头侧灰白色。喉白色,其余下体鲜黄色。虹膜深红色,嘴黑色或黑灰色,脚肉棕色或肉褐色。主要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昆虫,属杂食性。繁殖期5~7月。


了解更多>>
四川山鹧鸪

       四川山鹧鸪Arborophila rufipectu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小型鸡类,体长28~32cm,大小和竹鸡相似。雄鸟上体以暗绿色为主,具较宽的黑色横斑和不规则的细纹;前额白色,头顶棕栗色,后颈及颈侧赭橙色,具黑色纵纹;眉纹黑色,耳羽栗色。喉白色,上喉具黑色纵纹;胸和两胁灰色,具栗色胸带,下胸和腹白色;尾茶绿色,具4~5道黑色横斑。雌鸟头顶、枕和上体橄榄褐色,上体具黑色横斑;喉上部淡黄色,具椭圆形黑斑,下部淡储褐色,胸棕灰色,腹白色,两胁灰色,具锈栗色羽缘。虹膜灰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赭褐色,爪黄褐色。主要以植物的种子和果实为食,也吃昆虫等无脊椎动物。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吴氏岩蜥

吴氏岩蜥Laudakia wui,尾部鳞片排列成环,每3环组成一节;脊鳞由前到后排成纵行,不斜向中线;体侧小鳞间杂以分散的较大鳞片;背面深色宽横斑间间隔以浅蓝色窄横纹;雄性有肛前及腹部胼胝鳞。


了解更多>>
西藏温泉蛇

西藏温泉蛇Thermophis baileyi,我国西藏高原内部唯一的蛇种,发现于海拔4000m左右的温泉地区。鼻鳞前半在头背扩展,与吻鳞相切甚多,鼻间鳞较短,与吻鳞相切部分极窄;颊鳞变异甚大。背鳞中段19行,尾下鳞单双不定。


了解更多>>
墨脱竹叶青蛇

       墨脱竹叶青蛇Trimeresurus medoensis,分布于西藏墨脱,印度东北部和缅甸北部。1979年由赵尔宓订名发表。


了解更多>>
墨脱树蜥

       墨脱树蜥Calotes medogensis,背鳞平滑,大小一致,约大于中段腹鳞的一倍半;腹鳞微弱起棱;头背面两外侧的鳞片边缘有若干颗粒状突起,彼此缀连成链纹。


了解更多>>
眼镜王蛇

       眼镜王蛇Ophiophagus hannah,同眼镜蛇颈部能腾扁“呼呼”作响;但成体比眼镜蛇粗长,体背黑褐色,颈背具倒“V”字形黄白色斑纹,在顶鳞之后有一对大的枕鳞。第4、5片下唇鳞之间没有小鳞片嵌入;体中后段背鳞15行。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