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趾鸦雀Paradoxornis paradoxus,我国特产鸟类,小型鸟类,体长18~20cm。嘴短而粗厚、似鹦鹉嘴、黄色。脚3趾。 头顶和后颈灰褐色,眼具白圈,耳羽灰棕色。上体灰橄榄褐色,初级飞羽灰色。颏、喉棕褐色,其余下体淡棕色。虹膜褐色,嘴蜡黄色。跗蹠和趾肉色或肉褐色。主要以金花虫、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黑熊Ursus thibetanus,别名狗熊、黑瞎子、狗驼子、亚洲黑熊,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比棕熊小,体重约150kg。体毛全呈漆黑色而富有光泽,颈部两侧毛特别长,形成簇状毛丛;胸部毛短,且有一“v”字形白斑。嗅觉、听觉灵敏,但视觉差。不同地区黑熊的繁殖期季节不同,孕期约7个月,通常每胎2仔,产于树洞中。3~5岁性成熟。寿命约30年。食性基本与棕熊相同,也可上树采食野果。
鸲岩鹨Prunella rubeculoides,小型鸟类,体长15~17cm。头灰棕色,背、肩、腰棕褐色具黑色纵纹, 两翅褐色,翅上有白色翅斑。颏、喉沙褐或灰色,胸锈棕色,在喉胸之间有一不明显的黑色颈圈,其余下体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褐色。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草子、植物果实、种子和农作 物,如青稞、油菜子等。繁殖期5~7月。
棕尾虹雉Lophophorus impejanus,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鸡类,体长约70cm。雄鸟上体深蓝色,具金属光泽;头顶有一簇冠羽,其羽干裸出;羽端成匙状;眼周裸出皮肤海蓝色;后颈和颈侧红铜色;下背和腰白色。尾棕红色。下体黑褐色。雌鸟通体麻栗色,头和羽冠黑色,尾棕色、具显著的黑色横斑和白色端斑。颏、喉白色;下胸和腹具显著的棕白色羽干纹。虹膜褐色,嘴角褐色,脚黄绿至暗绿色。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昆虫。繁殖期4~6月。
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全长27厘米。雄鸟上体背部绿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黄绿色,额部和顶部红色,枕部灰色并有黑纹。颊部和颏喉部灰色,髭纹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具有白色横条纹。尾大部为黑色。下体灰绿色。雌雄相似,但雌鸟头顶和额部非红色。嘴、脚铅灰色。鼻孔被粗的羽毛所掩盖。嘴峰稍弯;脚具4趾,外前趾较外后趾长。尾为翼长的2/3稍短,强凸尾,最外侧尾羽较尾下覆羽为短。
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大型鸦类,体长36~48cm。嘴、脚红色,通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相似种黄嘴山鸦嘴为黄色而不为红色。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纯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两翅和尾纯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脚朱红色。主要以金针虫、天牛、金龟子、蝗虫、蚱蜢、螽斯、蝽象、蚊子、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4~7月。
褐渔鸮Ketupa zeylonensis,大型鸮类,体长51~55cm,外形和毛脚鱼鸮相似,但较棕褐色,上体有粗著黑色斑纹,下体黄白色或浅暗黄色,有粗著的黑色条纹和细的波状横斑,喉有大的白色斑块,跗蹠裸出,仅上端前缘被羽。虹膜金黄色,嘴浅灰绿色,尖端较暗,蜡膜绿灰色,脚角褐色。主要以鱼、蛙、水生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有时也吃小型哺乳类、鸟类、雉鸡、蛇、蜥蜴等。
朱鹂Oriolus traillii,中型鸟类,体长23~28cm。整个头、颈和前胸辉黑色,两翅黑褐色,其余体羽栗红色或玫瑰红色。雌鸟下体白色具黑色纵纹。幼鸟和雌鸟相似,但下体较白而少灰褐色,两胁和胸缀有红色。虹膜淡黄到橙黄色,嘴灰色或铅灰色,脚、趾铅灰色或淡灰褐色,爪黄褐色,尖端黑色。繁殖期4~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