燕科
斑腰燕

斑腰燕Cecropis striolata,极似金腰燕,腰深栗色,下体具粗的黑色纵纹,后颈无棕栗色领环。与金腰燕相比,体型粗壮,下体黑色纵纹更粗,腰上有较细的深色斑纹。虹膜褐色,喙黑色,脚深褐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手册 便携版》


了解更多>>
崖沙燕

崖沙燕Riparia riparia,上体沙灰色,下体白色,具显著的宽而褐色的胸带,尾呈叉状。虹膜深褐色,喙黑褐色,脚灰褐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图鉴 便携版》


了解更多>>
线尾燕

       线尾燕Hirundo smithii,腹部接近纯白色,背部则为深紫色,头部的羽毛是栗色的。乍一看线尾燕似乎只有一个短短的尾巴,在近处观察才能发现它及其细长的突出尾羽,雄性的尾羽比雌性的还要更长一些。


了解更多>>
褐喉沙燕

       褐喉沙燕Riparia paludicola,燕科中体型最小的一种,体长10~12cm。上体灰褐色,头顶较暗,喉、胸沙棕色。腹白色,尾呈浅叉状。虹膜淡褐色,嘴黑色,跗跛和趾暗褐色。主要在空中捕食,利用它宽阔的嘴边飞翔边捕食各种昆虫,特别是各种蜂、蚁、白蚁、甲虫等膜翅目等翅目、鞘翅目和直翅目昆虫较常见。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烟腹毛脚燕

烟腹毛脚燕Delichon dasypus,体长12~13cm。雌雄羽色相似。上体自额、头顶、头侧、背、肩均为黑色,头顶、耳覆羽、上背和翕具蓝黑色金属光泽。后颈羽毛基部白色,有时显露于外。下背、腰和短的尾上覆羽白色具细的褐色羽干纹。长的尾上覆羽黑褐色,羽端微具金属光泽,尾羽黑褐色,尾呈浅叉状。两翅飞羽和覆羽黑褐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下体自颏、喉到尾下覆羽均为烟灰白色,胸和两胁缀有更多烟灰色,尾下覆羽具细的黑色羽干纹,长的尾下覆羽灰色具宽的白色边缘。虹膜暗褐色,嘴黑色,跗蹠和趾淡肉色,均被白色绒羽。主要以昆虫为食,在空中捕食飞行性昆虫,多为膜翅目、鞘翅目、半翅目、双翅目昆虫。繁殖期6~8月。 


了解更多>>
金腰燕

金腰燕Hirundo daurica,体长16~20cm,雌雄羽色相似。上体从前额、头顶一直到背均为蓝绿色而具金属光泽,有的后颈杂有栗黄色或棕栗色、形成领环,有的后颈微杂棕栗色,随亚种而不同。腰栗黄色或棕栗色、不同程度具有黑色羽干纹,有的腰部黑色羽干纹不明显或几无纵纹,亦随亚种而不同。尾长,最外侧一对尾羽最长,往内依次缩短,尾呈深叉状,尾羽为黑褐色,除最外侧一对尾羽外,其余尾羽外翻微具蓝黑色金属光泽。两翅小覆羽和中覆羽与背同色,其余外侧覆羽和飞羽黑褐色,内翈羽缘稍淡,外翈微具光泽。眼先棕灰色,羽端沾黑,颊和耳羽棕色具暗褐色羽干纹。下体棕白色、满杂以黑色纵纹,尾下覆羽纵纹细而疏,羽端亦为辉蓝黑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暗褐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上体缺少光泽,尾亦较短。主要以昆虫为食,而且主要吃飞行性昆虫。繁殖期4~9月。


了解更多>>
家燕

家燕Hirundo rustica,小型鸟类,体长15~19cm。上体蓝黑色而富有光泽。颏、喉和上胸栗色,下胸和腹白色。尾长、呈深叉状。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跗蹠和趾黑色。幼鸟和成鸟相似,但尾较短,羽色亦较暗淡。主要以昆虫为食,食物种类常见有蚊、蝇、蛾、蚁、蜂、叶蝉、象甲、金龟甲、叩头甲、蜻蜓等双翅目、鳞翅目、膜翅目、鞘翅目、同翅目、蜻蜓目等昆虫。繁殖期4~7月,通常1年繁殖2窝。 


了解更多>>
黑喉毛脚燕

黑喉毛脚燕Delichon nipalensis,外形和大小似白腹毛脚燕,体长约12cm。上体蓝黑色具金属光泽,腰白色。颏、喉灰黑色,跗踱和趾被白色绒羽。尾叉短、几成方形。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到黑褐色,跗蹠及趾被白色绒羽。幼鸟和成鸟相似,但黑色上体部分羽色较暗褐且缺少光泽,喉杂有更多的白色斑点,整个下体沾有灰色。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