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黑斑侧褶蛙Pelophylax nigromaculatus,雄蛙体长62mm.雌蛙体长74mm左右;头长大于头宽;吻部略尖,吻端钝圆,突出于下唇;吻梭不明显;鼻孔在吻眼中间;颊部向外倾斜;鼻间距等于眼睑宽,眼大而突出,眼间距窄,小于鼻间距及上眼睑宽 ;鼓膜大而明显,近圆形,为眼径的2/3-4/5;鼓膜上缘有细颞褶;舌宽厚,后端缺刻深;犁骨齿两小团,突出在内鼻孔之间,有声囊;背侧褶明显,褶间有多行长短不一的纵肤棱,后背、肛周及股后下方有圆疣和痣粒;前肢短;前臂及手长小于体长之半;关节下瘤小而明显;第一指内侧的婚垫浅灰色;背侧及腹侧都有雄性线,背侧者较粗;后肢较短而肥硕;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和眼之间 ;左、右跟部不相遇;胫长小于体长之半;指末端钝尖;趾末端钝尖;指侧缘膜不明显;第一、第五趾外侧有不发达的缘膜;指式:3>1>2>4;第四趾蹼达远端第一关节下瘤,其余达趾端,缺刻较深;关节下瘤小而明显;有内、外蹠突,内者窄长,呈游离刃状,小于第一趾长,外者很小;背面皮肤较粗糙;生活时体背面颜色多样,有淡绿色、黄绿色、深绿色、灰褐色等颜色,杂有许多大小不一的黑斑纹,如果体色较深,黑斑不程明显,多数个体自吻端至肛前缘有淡黄色或淡绿色的脊线纹;背侧褶金黄色、浅棕色或黄绿色;有些个体沿背侧褶下方有黑纹,或断续成斑纹;自吻端沿吻棱至颞褶处有一条黑纹;四肢背面浅棕色,前臂常有棕黑横纹2-3条,股、胫部各有3-4条 卵: 卵胶膜黏性强,彼此粘连成团,每团卵约数千粒;卵径1.5-2mm,动物极深棕色,植物极淡黄色或乳白色。

参考自《中国两栖类》。

同科的其他物种
区域与拍摄点

国内除青海、台湾、海南外,广布于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同地域的其他物种
栖息环境

广泛生活于平原或丘陵的水田、池塘、湖沼区及海拔2200m以下的山地。成蛙在10~11月进入松软的土中或枯枝落叶下冬眠,翌年3~5月出蛰。繁殖季节在3月下旬至4月,雄蛙前肢抱握在雌蛙腋胸部位,黎明前后产卵于稻田、池塘浅水处,卵群团状,每团3000~5500粒。繁殖期3~4月。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