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小异角蟾 Xenophrys minor(同物异名:小角蟾Panophrys minor, Megophrys minor)本种外形与挂墩角蟾很相似。但小角蟾的体形略大;后肢较长,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眼;雄蟾第一、第二指均有细密黑色婚刺。成蟾在夏季雨夜或雨后的晴天夜晚多栖于灌木、草丛下或溪边石上发出“呷、呷、呷”的连续鸣声。5~12月均可见到蝌蚪,多栖息于在流溪边碎石间或水凼内水草根下;稍受惊扰,即钻入深水石下或石隙间

同科的其他物种
区域与拍摄点

分布于四川盆地西部山区,重庆南川,云南巧家、威信、武定等地,贵州绥阳、印江、江口、雷山。

同地域的其他物种
栖息环境

该蟾生活于海拔1000m左右的山区流溪及其附近林间。

同海拔范围的其他物种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