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雄蟾体长62~106mm,雌蟾体长70~121mm;体肥大;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3/5,瞳孔圆或横椭圆形,黑色,虹彩土红色;鼓膜鼓环显著;上颌无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长而粗壮;掌突2个,棕色,内掌突小,椭圆形,外掌突大而圆;第二性征雄性内侧3指有黑色刺状婚垫;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肩后;指端较圆;趾端钝尖;指侧具缘膜或无;趾侧缘膜显著;指式:3>1>4>2或3>1>2>4;第四趾具半蹼;趾关节下瘤多成对或不清晰;内蹠突大而长,外蹠突小而圆;皮肤很粗糙,背面满布圆形瘰疣;吻棱上有疣;上眼睑内侧有3~4枚较大的疣粒,其前后分别与吻棱和耳后腺相接,沿眼睑外缘有一疣脊;腹面满布疣粒;胫部无大瘰粒。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橄榄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背脊有一条蓝灰色宽纵纹,其两侧有深棕黑色纹;肩部和体侧、股后常有棕红色斑;腹面灰黄色或浅黄色,有深褐色云斑,咽喉部斑纹少或无,后腹部有一个大黑斑;卵径1.5mm~2.0mm,动物极黑色,植物极棕色或黑棕色;第31~35期蝌蚪全长30mm,头体长12mm,尾长为头体长的152%左右;体和尾肌色黑,尾鳍弱而薄,色浅,尾末端钝尖;唇齿式为Ⅰ:1+1/Ⅲ;仅两口角有唇乳突。

同科的其他物种
区域与拍摄点

       国内分布于除新疆、海南、台湾、香港、澳门外的大部分省。

同地域的其他物种
栖息环境

       主要生活于海拔120~4300m的多种生态环境中。除冬眠和繁殖期栖息于水中外,多在陆地草丛、地边、山坡石下或土穴等潮湿环境中栖息。黄昏后出外捕食,其食性较广,以昆虫、蚁类、蜗牛、蚯蚓及其他小动物为主。成蟾在9~10月进入水中或松软的泥沙中冬眠,翌年1~4月出蛰(南方早,北方晚)即进入静水域内繁殖。雄性前肢抱握在雌性的腋胸部,卵产在静水塘浅水区,卵群呈双行或4行交错排列于管状卵带内,含卵2700~8000粒,卵带缠绕在水草上。蝌蚪在静水塘内生活,以植物性食物为主;从卵至变成幼蟾,共需64天左右。繁殖期因地而异,主要为1~6月。

同海拔范围的其他物种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