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杜鹃Rhododendron decorum,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1-3米,稀达6-7米;树皮灰褐色或灰白色;幼枝绿色,无毛,老枝褐色。冬芽顶生,卵圆形,长9-10毫米,无毛。叶厚革质,长圆形、长圆状卵形至长圆状倒卵形,长5-14.5厘米,宽3-5.7厘米,先端钝或圆,基部楔形或钝,稀近于圆形,无毛,边缘反卷,上面暗绿色,下面白绿色,中脉在上面稍凹下,黄绿色,下面凸出,侧脉约18对,在上面微凹入,下面稍凸起;叶柄圆柱形,长1.7-2.3厘米,黄绿色,无毛。顶生总状伞房花序,有花8-10朵,有香味;总轴长2-2.5厘米,淡红绿色,有稀疏的白色腺体;花梗粗壮,长2.5-3.5厘米,淡绿带紫红色,具白色有柄腺体;花萼小,浅碟形,长1.5-2.3毫米,裂齿5,不整齐;花冠宽漏斗状钟形,变化大,长3-5厘米,直径5-7厘米,淡红色或白色,内面基部有白色微柔毛,外面有稀少的白色腺体,裂片7-8,近于圆形,长约2厘米,宽2.4厘米,顶端有缺刻;雄蕊13-16(-17),不等长,长2-3厘米,花丝基部有白色微柔毛,花药长圆形,白色至浅褐色,长约3毫米;子房长圆柱形,淡绿色,长约6毫米,密被白色有柄腺体,花柱淡白绿色,长3.4-4厘米,通体有白色短柄腺体,柱头大,头状,黄绿色,宽约5毫米。蒴果长圆柱形,长2.5-4厘米,微弯曲,直径1-1.5厘米,黄绿色至褐色,肋纹明显,有腺体残迹。花期4-6月,果期9-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川西獐牙菜Swertia mussotii,一年生草本,高15-60厘米。主根明显,淡黄色。茎直立,四棱形,棱上有窄翅,下部直径2-5毫米,从基部起作塔形或帚状分枝,枝斜展,有棱。叶无柄,卵状披针形至狭披针形,长8-35毫米,宽3-10毫米,先端钝,基部略呈心形,半抱茎,下面中脉明显突起。圆锥状复聚伞花序多花,占据了整个植株;花梗直立或斜伸,细瘦,四棱形,长至5厘米;花4数,直径8-13毫米;花萼绿色,长为花冠的1/2-2/3,裂片线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4-7毫米,先端急尖,背面具明显的3脉;花冠暗紫红色,裂片披针形,长7-9毫米,先端渐尖,具尖头,基部具2个腺窝,腺窝沟状,狭矩圆形,深陷,边缘具柔毛状流苏;子房无柄,矩圆形,花柱粗短,柱头2裂,裂片半圆形。蒴果矩圆状披针形,长8-14毫米,先端尖;种子深褐色,椭圆形,长0.8-1毫米,表面具细网状突起。花果期7-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白背铁线蕨Adiantum davidii,植株高20-30厘米。根状茎细长,横走,被深褐色、有光泽的卵状披针形鳞片。叶远生;柄长10-20厘米,粗1毫米,深栗色,基部被与根状上相同的鳞片,向上光滑,有光泽;叶片三角状卵形,长10-15厘米,基部宽6-10厘米,渐尖头,三回羽状;羽片3-5对,互生,斜展,有柄(长1-4毫米),基部一对最大,长5-7厘米,宽3-4厘米,长三角形,二回羽状;小羽片4-5对,互生,斜展,有短柄,相距6-14毫米,向上渐变小,基部一对长1.5-2厘米,宽1-1.4厘米,椭圆形,圆钝头;末回小羽片1-4对,互生,相距4-8毫米,彼此密接且略复叠,扇形,长宽各4-7毫米,顶部圆形,具短阔三角形的匀密锯齿(其顶端具软骨质的短芒刺),两侧全缘,基部楔形,对称,具纤细的栗色短柄(长约1毫米),顶生末回小羽片与其下的侧生小羽片同形;第二对羽片距基部一对1.5-4.5厘米,向上各对均与基部一对羽片同形而渐变小。叶脉多回二歧分叉,直达锯齿尖端,两面均明显。叶干后坚草质,上面草绿色,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两面光滑;叶轴、各回羽轴和小羽柄均与叶柄同色,有光泽,光滑,但在着生处常有棕色多细胞的节状毛。孢子囊群每末回小羽片通常1枚,少有2枚,横生于小羽片顶部弯缺内;囊群盖肾形或圆肾形,上缘浅凹,褐色,纸质,全缘,宿存。孢子周壁具粗颗粒状的纹饰,处理后周壁破裂并脱落。染色体2n=240。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峨眉梅花草Parnassia faberi,小草本,高5-8厘米,纤细柔弱。根状茎长圆形或小块状,下部具多数纤细丝状根。基生叶仅几片,茎伸长,具多数茎生叶,均具短柄,叶片宽卵形、宽菱状卵形或宽倒卵形,长6-15毫米,宽5-14毫米,先端圆或钝,有时带突尖头,基部向叶柄楔状消失,全缘,上面带紫绿色,脉不明显,下面淡绿色,具明显脉;叶柄宽短,长5-8毫米。茎2-3条,近中部或偏上具1小叶(苞叶),茎生叶长圆形或倒卵形,有时菱形,长2-3毫米,全缘,在其基部有少数褐色的附属物,无柄半抱茎;花单生于近顶端的叶腋内,直径可达1厘米;萼片卵状披针形,长圆形或椭圆形,长4-5毫米,宽2-3毫米,先端圆钝,基部稍连合,全缘,有1条明显中脉,被紫色小斑点;花瓣白色,倒卵长圆形,长3-5毫米,宽约3毫米,先端楔状渐尖,有圆钝头,基部圆形,骤然收缩成长约0.5毫米之爪,边全缘,有明显3条脉,有小而不明显紫点;雄蕊5,花丝长短不等,长2-3毫米,向基部逐渐加宽,花药椭圆形,长约0.5毫米,比花柱稍长;退化雄蕊5,长约2毫米,有柄,上部膨大,2裂,似唇状,前方裂片不分裂,扁平,顶端稍肥厚,后方裂片扁平,常2-3裂,裂片三角形,顶端尖,全长为雄蕊长度之1/2;子房卵球形或椭圆形,花柱明显,长约1毫米,柱头3裂,裂片卵状长圆形,开展。蒴果近球形,直径3-4毫米,3裂;种子多数,褐色,有光泽。花期7-9月,果期9月开始。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峨眉凤仙花Impatiens omeiana,直立草本,高约30-50厘米,有粗壮的根状茎,不分枝,节膨大。叶互生,常密生于茎上部,披针形或卵状矩圆形,长8-16厘米,宽4-5厘米,先端渐尖,基部楔形,边缘有粗圆齿,齿间有小刚毛,侧脉5-7对;叶柄长达4-5厘米。总花梗顶生,长约4-10厘米,花5-8朵排成总状花序;花梗细,长约2厘米,基部有1卵状矩圆形苞片;花大,黄色;侧生萼片4,外面2枚斜卵形,内面2枚镰刀形;旗瓣三角状圆形,先端圆,有突尖,背面中肋稍加厚;翼瓣无柄,2裂,基部裂片近方形,上部裂片较长,斧形,先端圆,背面的耳宽;唇瓣漏斗状,基部延成卷曲的短距;花药钝;子房纺锤形。花期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