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叶锣Raphiocarpus sesquifolius,多年生草本。匍匐茎长2-5厘米,直径约6毫米,具多数须根。茎高12-38厘米,不分枝,被淡褐色长柔毛。叶2枚,近顶生,极不等大,近无柄;叶片卵形,长12-29厘米,宽12-21厘米,另1枚极小,长3-5.5厘米,宽2-4厘米,顶端锐尖,基部不等,近心形,边缘具牙齿,两面被白色长柔毛,下面沿叶脉较密集,侧脉每边7-9条,下面稍隆起。聚伞花序,近茎顶腋生,具1-2花;花序梗长1-1.5厘米,与花梗密被淡褐色长柔毛,无苞片,花梗长约1厘米。花萼长1-1.5厘米,直径7-13毫米,5浅裂,稍不等,基部2/3以上合生,裂片披针形,长3-5毫米,宽2-2.5毫米,顶端锐尖,全缘,外面密被淡褐色柔毛,内面无毛。花冠紫蓝色,长约7厘米,直径1.8-2.2厘米,外面被白色短柔毛;筒长约5.7厘米;檐部二唇形,上唇长9毫米,2裂,裂片近圆形,长约7毫米,宽约6毫米,下唇长1.2厘米,3裂,裂片近圆形,长9毫米,宽8毫米。雄蕊4,无毛,上雄蕊长约9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4厘米处,下雄蕊长12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2.5厘米处,花丝扁平,花药狭长圆形,长约2毫米,成对在腹面连着,药室汇合;退化雄蕊1枚,长0.6毫米,着生于距花冠基部1.7厘米处。花盘高1.4毫米,5浅裂。雌蕊长约3.4厘米,子房线形,长2.8厘米,被微柔毛,花柱短,长约7毫米,柱头2,不等大,上方1枚长圆形,长2毫米,顶端平截,下方1枚倒卵形,长3毫米,顶端微凹。蒴果线形,长约7厘米,深褐色,近无毛。花期8月。
华西枫杨Pterocarya macroptera var. insignis,乔木,高12-15米,稀达25米,胸径达70厘米;树皮灰色或暗灰色,平滑,浅纵裂;小枝褐色或暗褐色,一具灰黄色皮孔。芽具3枚披针形的芽鳞,芽鳞长2-3.5厘米,通常仅被有盾状着生的腺体,稀被稀疏柔毛。奇数羽状复叶,长30-45厘米,叶柄长2-4厘米,与叶轴一同密被锈褐色毡毛;小叶(5-)7-13枚,边缘具细锯齿,侧脉15-23对,至叶缘成弧状联结,上面绿色,沿中脉密被星芒状柔毛,侧脉毛较稀疏或近无毛,下面浅绿色,幼时被有成丛的星芒状毡毛,后来仅沿中脉及侧脉被毛,而以侧脉腋内、毛更密;侧生小叶对生或近对生,具长1-2毫米的小叶柄,卵形至长椭圆形,基部歪斜,圆形,顶端渐狭而成长渐尖,通常长14-16(稀5-20)厘米,宽约4-5(稀2-6)厘米,顶生小叶阔椭圆形至卵状长椭圆形,长约12-18厘米,宽5-7厘米,具长约1厘米小叶柄。雄性葇荑花序3-4条各由叶丛下方的芽鳞痕的腋内生出,稀有由叶腋内生出,长达18-20厘米。雄花具被有散生柔毛的苞片,雄蕊约9枚,无花丝。雌性葇荑花序单独顶生于小枝上叶丛上方,初时直立,后来俯垂,长达20厘米或更长,下端不生雌花部分具数枚狭长的不孕性苞片。雌花具被有灰白色毡毛的钻形苞片。果序长达45厘米;果实无毛或近无毛,直径约8毫米,基部圆,顶端钝,果翅椭圆状圆形,在果一侧长约1-1.5厘米,无毛,有盾状着生的腺体;内果皮壁内有充满疏松薄壁细胞的小空隙。花期5月,果期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尖唇鸟巢兰Neottia acuminata,植株高14-30厘米。茎直立,无毛,中部以下具3-5枚鞘,无绿叶;鞘膜质,长1-5厘米,抱茎。总状花序顶生,长4-8厘米,通常具20余朵花;花序轴无毛;花苞片长圆状卵形,长3-4毫米,先端钝,无毛;花梗长3-4毫米,无毛;子房椭圆形,长2.5-3毫米,无毛;花小,黄褐色,常3-4朵聚生而呈轮生状;中萼片狭披针形,长3-5毫米,宽约0.8毫米,先端长渐尖,具1脉,无毛;侧萼片与中萼片相似,但宽达1毫米;花瓣狭披针形,长2-3.5毫米,宽约0.5毫米;唇瓣形状变化较大,通常卵形、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2-3.5毫米,宽1-2毫米,先端渐尖或钝,边缘稍内弯,具1或3脉;蕊柱极短,明显短于着生于其上的花药或蕊喙;花药直立,近椭圆形,长约1毫米;柱头横长圆形,直立,左右两侧内弯,围抱蕊喙,2个柱头面位于内弯边缘的内侧;蕊喙舌状,直立,长可达1毫米。蒴果椭圆形,长约6毫米,宽3-4毫米。花果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