眉山市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玫红省沽油

玫红省沽油Staphylea holocarpa,落叶灌木或小乔木,高3-(-10)米,幼枝平滑,顶端小叶柄极长,蒴果梨形,三裂。小叶近革质,无毛,长圆状披针形至狭卵形,长5-10 厘米,基部钝,先端突渐尖,上面淡白色,边缘有硬细锯齿,侧脉10,有网脉,侧生小叶圣乓无柄,顶生小叶具长柄,柄长2-4厘米。广展的伞房花序,长5厘米,或更长,花粉红色,在叶后开放。


了解更多>>
珙桐

珙桐Davidia involucrata,落叶乔木,高15-20米,稀达25米;胸高直径约1米;树皮深灰色或深褐色,常裂成不规则的薄片而脱落。幼枝圆柱形,当年生枝紫绿色,无毛,多年生枝深褐色或深灰色;冬芽锥形,具4-5对卵形鳞片,常成覆瓦状排列。叶纸质,互生,无托叶,常密集于幼枝顶端,阔卵形或近圆形,常长9-15厘米,宽7-12厘米,顶端急尖或短急尖,具微弯曲的尖头,基部心脏形或深心脏形,边缘有三角形而尖端锐尖的粗锯齿,上面亮绿色,初被很稀疏的长柔毛,渐老时无毛,下面密被淡黄色或淡白色丝状粗毛,中脉和8-9对侧脉均在上面显著,在下面凸起;叶柄圆柱形,长4-5厘米,稀达7厘米,幼时被稀疏的短柔毛。两性花与雄花同株,由多数的雄花与1个雌花或两性花成近球形的头状花序,直径约2厘米,着生于幼枝的顶端,两性花位于花序的顶端,雄花环绕于其周围,基部具纸质、矩圆状卵形或矩圆状倒卵形花瓣状的苞片2-3枚,长7-15厘米,稀达20厘米,宽3-5厘米,稀达10厘米,初淡绿色,继变为乳白色,后变为棕黄色而脱落。雄花无花萼及花瓣,有雄蕊1-7,长6-8毫米,花丝纤细,无毛,花药椭圆形,紫色;雌花或两性花具下位子房,6-10室,与花托合生,子房的顶端具退化的花被及短小的雄蕊,花柱粗壮,分成6-10枝,柱头向外平展,每室有1枚胚珠,常下垂。果实为长卵圆形核果,长3-4厘米,直径15-20毫米,紫绿色具黄色斑点,外果皮很薄,中果皮肉质,内果皮骨质具沟纹,种子3-5枚;果梗粗壮,圆柱形。花期4月,果期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了解更多>>
紫啸鸫

紫啸鸫Myiophoneus caeruleus,中型鸟类,体长28~35cm。全身上下深紫蓝色并具闪亮的蓝色点斑,两翅黑褐色,表面缀紫蓝色。幼鸟和成鸟基本相似,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概为紫蓝色无滴状斑,中覆羽先端缀有白点。下体乌棕褐色,喉侧杂有紫白色短纹,胸和上腹杂有细的白色羽干纹。虹膜暗褐或黑褐色。嘴黑色(西藏亚种和西南亚种嘴黄色),脚黑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从山脚到海拔3800m的山涧溪流岸边。


了解更多>>
四川旋木雀

四川旋木雀Certhia tianquanensis,小型鸟类,体长12~15cm。嘴长而下曲,上体棕褐色具白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红棕色,尾黑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翅黑褐色,翅上覆羽羽端棕白色,飞羽中部具两道淡棕色带斑。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黑色,下嘴乳白色,跗蹠淡褐色。繁殖期4~6月。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开始营巢和交尾活动。在有枯立木和老龄树的针阔叶混交叶林和阔叶林内营巢。主要以昆虫为食。


了解更多>>
棕朱雀

       棕朱雀Carpodacus edwardsii,小型鸟类,体长14~17cm。雄鸟额和眉纹淡玫瑰红色,贯眼纹红褐色。 头顶、后颈和上体红褐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尾黑褐色,外翱羽缘红褐色。两翅亦为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羽端为淡玫瑰色或灰白色。颊、颏、喉和上胸淡玫瑰红色,其余下体红褐色。雌鸟上体赭褐色具暗褐色羽干纹,眉纹皮黄色,下体赭皮黄色具黑褐色纵纹。虹膜褐色,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褐色或肉褐色。主要以草子和植物种子为食,也吃果实和少量昆虫。繁殖期6~8月。营巢在海拔3500~4500m的高山疏林灌丛地带,置于离地不高的低矮灌木和野生玫瑰丛中。 


了解更多>>
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型鸡类,体长44~46cm,似家鸡大小。雄鸟头和羽冠黑色,羽冠两侧各有一只绿蓝色的肉质角;睑和颏裸出部亦为绿蓝色;喉小肉裾钴蓝色,中央满缀以淡蓝色斑点,两侧边缘各有8个赤红色矢状斑,上下体羽深栗红色,满杂以以灰色眼状斑,脚粉红色,具一短距。雌鸟上体灰褐色,密杂以黑色及棕黄色,并具白色矢状斑;颏喉皮黄色,具黑纹;其余下体但皮黄色,满缀以黑色和白色斑点。虹膜褐色,嘴黑色或角褐色。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繁殖期4~6月,通常4月初即进入繁殖期。


了解更多>>
小燕尾

小燕尾Enicurus scouleri,小型鸟类,体长11~14cm。上体黑色,头顶前部、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在黑色上体衬托下极为醒目,翅黑褐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尾白色,中央尾羽端部黑色。下体胸以上黑色,胸以下白色。幼鸟额和头顶前部黑褐色,颏、喉和上胸近白色具黑褐色端斑,其余与成鸟相似。 虹膜褐色或黑褐色,嘴黑色,脚肉白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斑头雁

斑头雁Anser indicus,中型雁类,体长62~85cm,体重2~3kg。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两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甲黑色,脚和趾橙黄色。幼鸟头顶污黑色,不具横斑;颈灰褐色,两侧无白色纵纹;胸、腹灰白色,两胁淡灰色,无暗色栗斑。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多黄昏和晚上在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和浅滩多水草地方觅食,冬季也到农田中觅食农作物。繁殖期3~4月。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