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豹猫

豹猫Prionailurus bengalensis,别名野猫、狸猫、抓鸡虎、麻狸、钱猫。外形酷似家猫,全身花纹斑驳;体毛浅棕或淡黄色,颊部有两条白色细纹,耳背有浅黄色斑,体背有四条棕黑色环,腹部白色,体侧有数行斑点,臀部斑点较大,四肢斑点较小;尾与背同色。具棕黑色斑和半环,尾尖端棕或黑色。以树洞、土洞、石块下或石缝为窝穴。主要为地栖,但攀爬能力强,在树上活动灵敏自如;夜行性,晨昏活动较多;独栖或成对活动;善游水。主要以鼠类、松鼠、飞鼠、兔类、蛙类、蜥蜴、蛇类、小型鸟类和昆虫为食,也吃浆果、榕树果和部分嫩枝、嫩草,有时潜入村寨盗食鸡、鸭等家禽。北方的豹猫繁殖有一定的季节性,一般春夏季繁殖。春季发情交配,妊娠期约2个月,5~6月产仔,每年1胎,每胎2~4仔;南方豹猫的繁殖不受季节限制,每胎2~3仔。


了解更多>>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别名尾鼠、乌眼眶、红胸松鼠、红腹松鼠,形态似家鼠,体重约300g;吻部较短,头部宽圆,尾背毛密而蓬松。前足四趾,后足五趾;趾爪锐利,善攀缘;体背毛橄榄黄色,有麻色感。眼周围具黄棕色环,耳缘黄色较显著。四足背面颜色加深为黑褐色,足趾黑色。尾中部有不太明显的黄黑相间环,尾末端毛棕黄色、深棕黄色和白毛,因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群而异。多在白天活动,以野果和嫩叶为食,还常到农田盗食农作物等。每胎多为2~3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岩羊

岩羊Pseudois nayaur,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青羊、石羊、崖羊、蓝羊,外形似绵羊,体重约40kg,雄羊可达60kg;角比绵羊粗大,角干向两侧下弯,至角尖转向后向上微弯;颏下无髯。体背毛棕黄色,杂以少数黑色毛尖;上、下唇,耳内侧和脸侧灰白色;四肢前面及腹侧有宽阔的黑纹,喉部及前胸黑褐色,腹部、四肢内侧和鼠蹊部白色,各蹄侧有一圆形白斑。因其体色与岩色相似,故躺卧休息时于岩石很难区分。无固定的活动范围,行动敏捷,受惊即奔向险峻的山坡,喜群居。以各种青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冬季繁殖,孕期约10个月,每胎产1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Canis lupus,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灰狼。犬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外形酷似大型家犬,但尾从不卷起。头部、体背面及四肢外侧毛色均显黄褐或棕黄色,其长毛具黑色毛尖,故呈灰黑色调;腹面及四肢内侧浅棕或灰白色;尾端略带黑色。毛色因地区不同变化较大。喜集群活动;听觉、嗅觉和视觉相当发达;捕食各种野生动物,也攻击家畜。每年繁殖一次,每胎有5~10仔,孕期60余天。 


了解更多>>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别名草原旱獭,雪猪,体形肥胖似猪,体重可达9~10kg;尾短,末端扁形;四肢粗短,指(趾)爪发达。体背毛浅黄褐色,微染黑色,腹毛土黄色。吻鼻部黑褐色,额部染有褐色斑,吻侧经眼至耳根前呈橘黄色;尾末端黑褐色,前段与体背同色。集群栖居洞穴,洞多建于向阳的山坡,使洞内温暖而干燥;日间出没,尤以晨昏较为活跃。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为食。 


了解更多>>
猕猴

猕猴Macaca mulatta,别名恒河猴、广西猴、猴子、黄猴、沐猴等,体形中等,体长450~510mm,尾长为体长之半;手足均具五指(趾),指甲扁平;有颊囊;臀胝体明显,多为红色。头顶无漩毛;额毛往后覆盖;脸颊为肉红色,面部有稀疏的黑色短毛,脸颊四周有黑毛。额、头顶为棕黄色,头、颈、肩为灰棕色或棕黄色,后背至臀部、后肢外侧为棕黄色,颈、腹面淡灰色,腹两侧为棕色;前臂外侧浅黄色,内侧灰色;尾背正中黑棕色,尾尖灰黄色;手背灰黑色,足背灰棕色,黑色。多在树上和悬崖峭壁处活动。群居,每群10~60只,甚至多达100~200只。健壮得胜者为“猴王”。每日清晨开始活动,杂食性,采食野果、幼芽、竹笋、花、鸟卵和昆虫等。夜宿岩洞、悬崖或树上。繁殖期不固定,妊娠期150~165天,每胎产1仔,偶有2仔。


了解更多>>
独蒜兰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通常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2-6.5厘米。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7-20厘米,下半部包藏在3枚膜质的圆筒状鞘内,顶端具1 (-2)花;花苞片线状长圆形,长(2-) 3-4厘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1-2.5厘米;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中萼片近倒披针形,长3.5-5厘米,宽7-9毫米,先端急尖或钝;侧萼片稍斜歪,狭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常略宽;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 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上部边缘撕裂状,基部楔形并多少贴生于蕊柱上,通常具4-5条褶片;褶片啮蚀状,高可达1-1.5毫米,向基部渐狭直至消失;中央褶片常较短而宽,有时不存在;蕊柱长2.7-4厘米,多少弧曲,两侧具翅;翅自中部以下甚狭,向上渐宽,在顶端围绕蕊柱,宽达6-7毫米,有不规则齿缺。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了解更多>>
总状绿绒蒿

总状绿绒蒿Meconopsis racemosa,一年生草本,高20-50厘米,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硬刺。主根圆柱形,长达20厘米,上部粗0.5-1.5厘米,向下渐狭。茎圆柱形,不分枝,有时混生基生花葶,近基部粗0.5-1厘米,基部盖以光滑、宿存的叶基。基生叶长圆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稀狭卵形、条形,长5-20厘米,宽0.7-4.2厘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狭楔形,下延至叶柄基部,边缘全缘或波状,稀具不规则的粗锯齿,两面绿色,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或紧贴的刺毛,有时刺毛基部呈紫色,中脉在背面隆起,侧脉在两面均明显,叶脉延伸至翅,叶柄长3-8厘米;下部茎生叶同基生叶,上部茎生叶长圆状披针形,有时条形,长3-17厘米,宽0.6-3厘米,全缘,两面被刺毛,具短柄、近无柄至最上部者无柄。花生于上部(约1/3)茎生叶腋内,最上部花无苞片,有时也生于基生叶腋的花葶上;花梗长2-5厘米。花芽近圆形或卵形,直径约1厘米; 萼片长圆状卵形,外面被刺毛;花瓣5-8,倒卵状长圆形,长2-3厘米,宽1-2厘米,天蓝色或蓝紫色,有时红色,无毛;花丝丝状,长约1厘米,紫色,花药长圆形,黄色;子房卵形,长5-8毫米,密被刺毛,花柱圆锥形,长2-4毫米,具棱,无毛,柱头长圆形,长1-2毫米。蒴果卵形或长卵形, 长0.5-2厘米,粗0.4-1.2厘米,密被刺毛,4-6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果梗长1-15厘米,被刺毛;宿存花柱长0.7-1厘米,粗达2毫米。种子长圆形,长1-2毫米,种皮具窗格状网纹。花果期5-11月。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