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嵩草Kobresia tibetica,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纤细,高20-50厘米,粗1-1.5毫米,稍坚挺,钝三棱形,基部具褐色至褐棕色的宿存叶鞘。叶短于秆,丝状,柔软,宽不及1毫米,腹面具沟。穗状花序椭圆形或长圆形,长1.3-2厘米,粗3-5毫米;支小穗多数,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3-4朵雄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3.5-4.5毫米,顶端圆形或钝,无短尖,膜质,背部淡褐色、褐色至栗褐色,两侧及上部均为白色透明的薄膜质,具1条中脉。先出叶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2.5-3.5毫米,膜质,淡褐色,在腹面边缘分离几至基部,背面无脊无脉,顶端截形或微凹。小坚果椭圆形,长圆形或倒卵状长圆形,扁三棱形,长2.3-3毫米,成熟时暗灰色,有光泽,基部几无柄,顶端骤缩成短喙;花柱基部微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5-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木里薹草Carex muliensis,根状茎短。秆高15-65厘米,宽1-1.5毫米,三棱形,上部粗糙,基部叶鞘无叶片,棕色。叶短于秆,宽1.5-3毫米,平张,边缘粗糙,常反卷。苞片基部的叶状,短于或等长于花序,无鞘,上部的刚毛状或鳞片状。小穗3-5个,接近,顶生1个雄性,窄圆柱形,长1.2-3厘米,宽3-5毫米;柄长3-10毫米;侧生的雌性,有的顶端有雄花,圆柱形或长圆形,长1-4厘米,宽5-6毫米,花密生;小穗柄纤细,长1-3厘米。雄花鳞片匙形或窄长圆形,顶端圆形,长3.5-4毫米,中脉色淡,近顶端不明显;雌花鳞片长圆形或长卵形,顶端圆形,有时急尖,长2.5毫米,宽0.8-1.3毫米,黑紫色,中脉色淡,近顶端不明显,具窄的白色膜质边缘。果囊长于鳞片,宽卵形或宽椭圆形,长2.5-3毫米,宽约1.7毫米,淡褐色,上部黑紫色,密生小瘤状突起,脉下部明显,顶端具短喙,喙口全缘。小坚果稍紧地包于果囊中,倒卵形,长约2毫米,栗色,顶端具短喙;花柱基部不膨大,柱头2个。花果期7-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高山梅花草Parnassia cacuminum,矮小草本,高7-10厘米。根状茎短小,其下生出多数成簇细长之根,其上有少数褐色膜质鳞片。基生叶多数,通常5-7,有叶柄;叶片稍厚,卵形,长10-15毫米,宽8-11毫米,先端圆,基部心形,全缘,上面深绿色或褐绿色,脉不明显,下面淡绿色,密被紫褐色小斑点,有5(-7)明显弧形脉;叶柄长1.7-3厘米,扁平,两侧有窄带褐色条棱;托叶灰白色膜质,贴生于叶柄,边有褐色长流苏状毛,很早脱落。茎单一,在近花处具1叶(苞叶),茎生叶卵形,长5-8毫米,宽4-7毫米,先端钝,基部稍心形或不为心形,并常有几条褐色短的附属物,早落,下面密具紫褐色小斑点,有明显弧形脉7条,无柄半抱茎。花单生于茎顶,直径11-15毫米;萼筒陀螺状;萼片5,宽长圆形或卵形,长5-6毫米,宽约3.5毫米,先端圆,两面均密被紫褐色小点;花瓣白色,匙形,长8-9毫米,宽3-4毫米,先端圆,基部有长约1毫米之短爪,偶在基部有几条短流苏状毛,边缘啮蚀状,两面密具紫褐色小斑点,常具3条弧形脉,脉常有分枝;雄蕊5,花丝长约5毫米,扁平,向基部逐渐加宽,花药长圆形,长1-1.5毫米,顶生;退化雄蕊5,绿色,浅3裂,裂片为全长度1/4-1/3,中间裂片窄而比两侧稍长,两侧裂片宽短而顶端平,有时稍有不规则浅裂;子房长卵球形,顶端骤然收缩成短花柱,花柱长约2毫米,柱头3裂,裂片圆形。花期6-7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帕米尔薹草Carex pamirensis,根状茎具较粗的地下匍匐茎。秆高60-90厘米,三棱形,粗壮,坚挺,下部平滑,上部粗糙,基部具红棕色无叶片的鞘。叶近等长于秆,宽5-10毫米,平张,基部常折合,脉间具小横隔节,边缘和脉上粗糙。苞片叶状,长于小穗,无苞鞘或仅下面的具短鞘。小穗4-5个,上端1-3个为雄小穗,间距短,雄小穗棍棒形或狭圆柱形,长2-4厘米,近无柄;其余小穗为雌小穗,间距较长,长圆形或短圆柱形,长2.5-3.5厘米,宽1.2-1.5厘米,密生多数花,具短柄。雄花鳞片卵状披针形,长约4.5毫米,顶端钝,红褐色,具1条中脉;雌花鳞片披针形或狭披针形,长4.2-5毫米,顶端稍呈急尖,膜质,红褐色,具1条中脉。果囊斜展,稍长于或几等长于鳞片,长圆状卵形,鼓胀三棱形,长5-5.5毫米,麦秆黄色常带棕色,无毛,具光泽,背面具5条细脉,基部圆形,具极短的小柄,顶端渐狭成短喙,喙口微缺。小坚果宽卵形,三棱形,长约2毫米,基部具短柄;花柱细长,基部扭曲,柱头3个,短。花果期7-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青藏薹草Carex moorcroftii,匍匐根状茎粗壮,外被撕裂成纤维状的残存叶鞘。秆高7-20厘米,三棱形,坚硬,基部具褐色分裂成纤维状的叶鞘。叶短于秆,宽2-4毫米,平张,革质,边缘粗糙。苞片刚毛状,无鞘,短于花序。小穗4-5个,密生,仅基部小穗多少离生;顶生1个雄性,长圆形至圆柱形,长1-1.8厘米;侧生小穗雌性,卵形或长圆形,长0.7-1.8厘米;基部小穗具短柄,其余的无柄。雌花鳞片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长5-6毫米,紫红色,具宽的白色膜质边缘。果囊等长或稍短于鳞片,椭圆状倒卵形,三棱形,革质,黄绿色,上部紫色,脉不明显,顶端急缩成短喙,喙口具2齿。小坚果倒卵形,三棱形,长约2-2.3毫米;柱头3个。花果期7-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线叶嵩草Kobresia capillifolia,根状茎短,秆密丛生,纤细,柔软,高10-45厘米,粗约1毫米,钝三棱形,基部具栗褐色宿存叶鞘。叶短于秆,柔软,丝状,腹面具沟。穗状花序线状圆柱形,长2-4.5厘米,粗2-3毫米;支小穗多数,除下部的数个有时疏远外,其余的密生,顶生的雄性,侧生的雄雌顺序,在基部雌花之上具2-4朵雄花。鳞片长圆形,椭圆形至披针形,长4-6毫米,顶端渐尖或钝,纸质,褐色或栗褐色,边缘为宽的白色膜质,中间淡褐色,具3条脉。先出叶椭圆形,长圆形或狭长圆形,长3.5-6毫米,膜质,褐色或栗褐色,上部白色,腹面边缘分离至3/4处,背面具1-2条脊,脊间具1-2条脉,顶端圆形或截形。小坚果椭圆形或倒卵状椭圆形,少有长圆形,三棱形或扁三棱形,成熟时深灰褐色,有光泽,基部几无柄,顶端具短喙或几无喙;花柱基部不增粗,柱头3个。花果期5-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