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鳞草Lathraea japonica,植株高20-30(-35)厘米,全株密被黄褐色的腺毛。茎高10-20厘米,常从基部分枝,下部近无毛,上部渐被黄褐色腺毛。叶白色,生于茎基部,菱形、宽卵形或半圆形,长0.5-0.8毫米,宽0.7-0.9毫米,上部的渐变狭披针形,宽1-2毫米,两面近无毛。花序总状,狭圆柱形,长10-20(-25)厘米,直径1.5-2.5厘米;苞片1枚,着生于花梗基部,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0.6-0.9厘米;连同花梗、花萼及花冠密被腺毛;花序下部的花梗长0.5-0.6(-1)厘米,上部的渐变短,长2-3毫米。花萼钟状,长7-9毫米,顶端不整齐地4裂,裂片三角形,长4-5毫米,后面2枚较宽,宽3-4毫米,前面2枚较窄,宽约2毫米。花冠紫色或蓝紫色,长1.5-1.7厘米,筒部白色,明显比花萼长,上唇盔状全缘或顶端微凹,长5-6毫米,下唇短于上唇,3裂,长3-4毫米,裂片半圆形,全缘,波状,稀有齿。雄蕊4枚,花丝着生于距筒基部6-7毫米处,长5-7毫米,被柔毛,花药长卵形,长1.8-2毫米,密被白色长柔毛,基部具小尖头,略叉开。子房近倒卵形,长1.5-2.5毫米,花柱长1.2-1.4厘米,柱头2浅裂。蒴果倒卵形,长5-7毫米,直径3-4毫米,顶端具短喙。种子4枚,干后浅黄色,不规则球形,直径1.8-2毫米,种皮具沟状纹饰。花期3-5月,果期5-7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褪色扭连钱Marmoritis decolorans,多年生草本,根茎木质,褐紫色,逐节分枝。茎上升或近匍匐状,多分枝,四棱形,被白色绢状长柔毛及细小的腺点,下部常带紫色,被微柔毛。叶通常密集于茎上部,呈紧密的覆瓦状排列,茎下部的叶小而远离,叶片坚纸质,圆形或肾形,长1.5-2厘米,宽2-2.7厘米,先端浑圆或稍钝,基部楔形或阔楔形,边缘具圆齿及缘毛,具皱,上面被浓密的白色绢状长柔毛,下面叶脉隆起,沿脉被平展的白色长柔毛,余部被淡黄色透明腺点;叶柄短或近于无。聚伞花序2-3花,具梗,总梗长约1.5毫米,花梗长1-2毫米,具长柔毛;苞叶与茎叶同形;小苞片钻形或近披针形。花萼管状,向上略膨大,微弯,略呈二唇形,长1-1.2厘米,外而密被白色长柔毛及短柔毛,内面仅于中部具一浓密的白色柔毛毛环,15脉,明显,齿5,上唇3齿略宽大,下唇2齿较狭,均呈卵形,长约1.5毫米。花冠淡黄色(据西藏队)或蓝色(据Hemsley),长1.1-1.4厘米,外面被微柔毛,内面仅下唇(倒扭后变上唇)近喉部具柔毛,冠筒管状,向上部膨大,冠檐二唇形,倒扭,上唇(倒扭后后变下唇)2裂,裂片直立,圆形,长约2毫米,下唇(倒扭后变上唇)3裂,中裂片宽大,菱状扇形,顶端微凹,两侧裂片圆形,较小。雄蕊 4,二强,后对(倒扭后变前对)伸出花冠,均无毛,花药2室,略叉开,纵裂。子房4裂,无毛。花柱微伸出花冠,先端二裂。小坚果长圆状卵形,光滑,褐色。花期约7月,果期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鼠曲雪兔子Saussurea gnaphalodes,多年生多次结实丛生草本,高1-6厘米。根状茎细长,通常有数个莲座状叶丛。茎直立,基部有褐色叶柄残迹。叶密集,长圆形或匙形,长0.6-3厘米,宽3-8毫米,基部楔形渐狭柄,顶端钝或圆形,边缘全缘或上部边缘有稀疏的浅钝齿;最上部叶苞叶状,宽卵形;全部叶质地稍厚,两面同色,灰白色,被稠密的灰白色或黄褐色绒毛。头状花序无小花梗,多数在茎端密集成直径为2-3厘米的半球形的总花序。总苞长圆状,直径8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长圆状卵形,长7毫米,宽3.5毫米,顶端渐尖,外面被白色或褐色长棉毛,中内层椭圆形或披针形,长9毫米,宽3毫米,上部或上部边缘紫红色,上部在外面被白色长柔毛,顶端渐尖或急尖。小花紫红色,长9毫米,细管部长5毫米,檐部长4毫米。瘦果倒圆锥状,长3-4毫米,褐色。冠毛鼠灰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3毫,内层长,羽毛状,长8毫米。花果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尖突黄堇Corydalis mucronifera,垫状草本,高约5厘米,幼叶常被毛,具主根。茎数条发自基生叶腋,不分枝,具叶。基生叶多数,长约5厘米,叶柄长约4厘米,宽2-3毫米,扁,叶片卵圆形或心形,约长1厘米,宽1.2厘米,三出羽状分裂或掌状分裂,末回裂片长圆形,具芒状尖突。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常高出花序。花序伞房状,少花。苞片扇形,多裂,下部的约长1.2厘米,宽1厘米,裂片线形至匙形,具芒状尖突。花梗长约1厘米,果期顶端钩状弯曲。花黄色,先直立,后平展。萼片长约1毫米,宽约2毫米,具齿。外花瓣具鸡冠状突起。上花瓣长约8毫米;距圆筒形,稍短于瓣片,轻微上弯;蜜腺体约贯穿距长的2/3。内花瓣顶端暗绿色。柱头近四方形,两侧常不对称,具6乳突,顶生2枚短柱状,侧生的较短,较靠近。蒴果椭圆形,约长6毫米,宽2.3毫米,常具4种子及长约2毫米的花柱。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独丽花Moneses uniflora,常绿草本状矮小半灌木,高4-17厘米;根茎细,线状,横生,有分枝,生不定根及地上茎。叶对生或近轮生于茎基部,薄革质,圆卵形或近圆形,长0.9-1.5(-2.2)毫米,宽几与长相等,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或宽楔形并稍下延于叶柄,边缘有锯齿,上面绿色,下面淡绿色;叶柄较叶片短近2倍,长4-8毫米。花葶有狭翅,有1-2枚鳞片状叶,卵形,兜状,长3-4毫米,宽2.5-3毫米,边缘有细缘毛。花单生于花葶顶端,花冠水平广开展,碟状,直径1.5-2.5厘米,下垂,白色,具芳香;萼片卵圆形或卵状椭圆形,长约2-2.5毫米,较花瓣短约3-4倍以上,先端近圆头或钝头状,边缘有细缘毛,绿色或淡绿白色;花瓣卵形,长7-10毫米,宽4-7毫米;雄蕊10,每2与花瓣对生,花丝细长,无毛,花药有较长的小角,在顶端孔裂,黄色;花柱直立,长3.5-5毫米,柱头头状,5裂。蒴果近球形,直径6-8毫米,由基部向上5瓣裂,裂瓣边缘无蛛丝状毛。花期7-8月;果期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蕊帽忍冬Lonicera pileata,常绿或半常绿灌木,高达1.5米;幼枝密生短糙毛,老枝浅灰色而无毛。叶革质,形状和大小变异很大,通常卵形至矩圆状披针形或菱状矩圆形,长1-5 (-6.5) 厘米,顶端钝,基部通常楔形,上面深绿色有光泽,中脉明显隆起,疏生短腺毛及少数微糙毛或近无毛。总花梗极短;苞片叶质,钻形或条状披针形,杯状小苞包围2枚分离的萼筒,无毛,顶端为由萼檐下延而成的帽边状突起所覆盖;萼齿小而钝,卵形,边缘有短糙毛;花冠白色,漏斗状,长6-8毫米,外被短糙毛和红褐色短腺毛,稀可无毛,近整齐,筒2-3倍长于裂片,基部具浅囊,裂片圆卵形或卵形;雄蕊与花柱均略伸出;花柱下半部有毛。果实透明蓝紫色,圆形,直径6-8毫米;种子卵圆形或近圆形,长约2毫米,淡黄褐色,平滑。花期4-6月,果熟期9-12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