藿香叶绿绒蒿Meconopsis betonicifolia,一年生或多年生草本。根茎短而肥厚,盖以残枯的叶柄基,叶基密被锈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茎直立,粗壮,高30-90 (-150)厘米,粗达1.3厘米,不分枝,无毛或极稀被锈色长柔毛,具不明显的细条纹。基生叶卵状披针形或卵形,长5-15厘米,基部宽4-7厘米,先端圆或急尖,基部心形或截形,下延成翅,并向叶柄基部逐渐扩大成鞘,边缘宽缺刻状圆裂,两面被稀疏、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边缘和背面毛稍密,背面略被白粉,中脉突起,具数条横向二叉的侧脉;下部茎生叶同基生叶,上部茎生叶较小,无柄,基部耳形抱茎。花3-6朵,生于最上部茎生叶腋内,稀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梗直立,长达28厘米。花芽宽卵形,硫被锈色长柔毛;花直径6-8厘米;花瓣4, 或顶生花5-6, 宽卵形、圆形或倒卵形,长3-5厘米,宽2-3.5厘米,天蓝色或紫色,具明显的纵条纹;花丝丝状,长5-10毫米.白色,花药长圆形,长约1毫米,橘红色或金黄色;子房椭圆状长圆形.无毛或极稀被锈色长柔毛,花柱棒状,长2-6毫米,柱头淡绿色,4-5(-7)裂,下延于花柱上。蒴果长圆状椭圆形,长2-4.5厘米,粗1-1.5厘米,无毛,稀被锈色、紧贴长硬毛,自顶端4-5微裂或裂至全长的1/3。种子近肾形,长约1毫米,具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6-11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甘草叶紫堇Corydalis glycyphyllos,多年生草本,高10-20厘米。须根多数成簇,棒状增粗,长达7厘米,末端骤然变狭成丝状,具少数纤维状细根,干时黄褐色,里面白色。茎单1,不分枝,上部具叶,下部裸露,基部变细。基生叶未见;茎生叶2枚,于茎上部邻接互生,近无柄,叶片厚,轮廓长圆形,长6-7厘米,宽2.5-3厘米,二回羽状分裂,第一回全裂片互生,下部裂片具短柄,3全裂或深裂,中裂片大,椭圆形,侧裂片小,狭椭圆形,上部裂片无柄,椭圆形,不分裂,先端宽楔形或圆形,略尖。总状花序顶生,长3-5厘米,密集多花;苞片下部者宽卵形,羽状5-7深裂,上部者狭菱形,扇状深裂,裂片均为条形,无毛或有时背面被白色糙毛,边缘具软骨质缘毛;花梗短于苞片。萼片鳞片状,近半圆形,白色微带蓝灰色,膜质,具撕裂状齿;花瓣紫色(稀白色),上花瓣长2-2.5厘米,花瓣片舟状卵形,先端钝,背部鸡冠状突起高约2.5毫米,自花瓣片先端稍后或有时自先端开始,至距逐渐变矮,离距末1/3处完全消失,有时在花瓣片中部就消失,瓣片边缘具粗糙稀疏的锯齿,距圆筒形.与花瓣片近等长,自中部向下直角弯曲,下花瓣舟状长圆形,长约1.5厘米,花瓣片宽倒卵形,边缘开展,具细圆齿状锯齿,背部鸡冠状突起高,中部缢缩,下部呈囊状,内花瓣提琴形,长1.1-1.2厘米,花瓣片长圆形,背部鸡冠状突起延伸至爪,具1侧生囊,基部2耳垂,爪楔状条形,略长于花瓣片;雄蕊束长约1厘米,花药极小,淡黄色,花丝披针形,蜜腺体贯穿距的1/2;子房灰绿色,狭椭圆形,长约5毫米,花柱稍短于子房,柱头绿色,双卵形,具8个乳突。蒴果(未成熟)宽椭圆形,有6-8枚种子。种子近三角形至圆形。花果期6-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多腺小叶蔷薇Rosa willmottiae,灌木,高1-3米;小枝细弱,无毛,有成对或散生、直细或稍弯皮刺,极稀在老枝上有刺毛。小叶7-9,稀11,连叶柄长2-4厘米,小叶片椭圆形、倒卵形或近圆形,长6-17毫米,宽4-12毫米,先端圆钝,基部近圆形稀宽楔形,边缘有单锯齿,中部以上具重锯齿,近基部全缘,上面无毛,下面无毛或沿中脉有短柔毛;小叶柄和叶轴无毛或有稀疏短柔毛、腺毛和小皮刺;托叶大部贴生于叶柄,离生部分卵状披针形,边缘有带腺锯齿或全缘。花单生,苞片卵状披针形,先端尾尖,边缘有带腺锯齿,外面中脉明显;花梗长1-1.5厘米,无毛,常有腺毛;花直径约3厘米;萼片三角状披针形,先端稍伸长,全缘,外面无毛,内面密被柔毛;花瓣粉红色,倒卵形,先端微凹,基部楔形;花柱离生,密被柔毛,比雄蕊短很多。果长圆形或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桔红色,有光泽,果成熟时萼片同萼筒上部一同脱落。花期5-6月,果期7-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囊距紫堇Corydalis benecincta,主根肉质,黄色,长3-6厘米,常分枝。茎长15-30厘米,地下部分约占1/3,具2-4鳞片,地上部分具3-4叶,分枝。叶三出,具长柄,基部具鞘,小叶卵圆形至倒卵圆形,肉质,上面绿色,下面苍白色,顶生的约长2-2.5厘米,宽1.5-2厘米,具短柄,侧生的较小,无柄。总状花序伞房状,无明显的花序轴,具5-15花。苞片倒卵状长圆形至倒披针形,长(1-)2-3(-4.5)厘米,宽3-7毫米,全缘,下部的有时稍分裂。花梗较粗,长2.5-7厘米,果期弧形下弯。花粉红色至淡紫红色,十分粗大。萼片近圆形,直径约2毫米,具齿。外花瓣具浅鸡冠状突起,顶端具暗蓝紫色色调和粉红色脉。上花瓣多少弧形下弯,长1.8-2.5厘米;距粗大,长1-1.3厘米,宽4-7毫米,囊状;蜜腺体短,长约3毫米,末端钝而下延。下花瓣稍向前伸出,基部具小瘤状突起。内花瓣长8-10毫米,顶端深紫色。柱头近四方形,宽度大于长度,顶端具4短柱状乳突。蒴果椭圆形,长7-10毫米,宽3-5毫米,具长4毫米的花柱。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岩匙Berneuxia thibetica,多年生草本,高10-25厘米;根状茎粗壮,木质,几直立,稍弯曲,褐色或暗褐色,直径3-4毫米,密被阔卵形鳞片,鳞片黑褐色,不透明,具纵脉,先端渐尖,,无毛;顶端发出5-10(-13)片成莲座状的叶丛。叶基生,革质,倒卵状匙形或椭圆状匙形,中部以上最宽,长3-10厘米,宽1.7-4厘米,先端钝,具凸尖头,向基部渐狭成楔形,并向下延于叶柄,无毛,上面深绿色,常具光泽,通常平滑,下面灰绿色或灰白色,全缘,反卷,侧脉2-4对,上面不明显或显著下陷,网状脉在上面有时可见;叶柄伸长,稍比叶片长或稍短,长短不规则。花葶长度往往等于叶或稍短于叶,花后伸长,有时可达23厘米,有花5-12朵,组成伞形状总状花序;花梗长3-11厘米,常红色,微具短柔毛,基部有1大苞片,中部有2小苞片,苞片对生或互生,几膜质,披针形或线状披针形,长4-7毫米;花白色,两性,整齐;萼片5,分离,阔椭圆形或卵状披针形,长4-5毫米,先端钝或圆,淡红色,具9-11纵脉,全缘,宿存;花冠钟状,深5裂,裂片舌状或矩圆形,膜质,长9-10毫米,先端圆,全缘,花后脱落;雄蕊5,生于花冠基部,与裂片互生,花丝较宽,边缘膜质,下部微具髯毛,与花冠裂片等长或稍超过,花药近圆形,2室,深裂,每室纵裂成肾形;退化雄蕊5,短,膜质,舌状或长圆形,具髯毛,白色,与花冠裂片对生;子房扁球形,微被毛,3室,每室具多数胚珠,花柱单一,直立,圆柱形,不超过雄蕊(在果期伸长,长可达9毫米),柱头小,盘状,微浅3裂。蒴果圆球形,直径3毫米,包被于绿色革质的花萼内,室背开裂。花期4-6月;果实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锈毛金腰Chrysosplenium davidianum,多年生草本,高(1-)3.5-19厘米,丛生;根状茎横走,密被褐色长柔毛;不育枝发达。茎被褐色卷曲柔毛。基生叶具柄,叶片阔卵形至近阔椭圆形,长(0.5-)2.1-4.2厘米,宽(0.7-)2-3.7厘米,先端钝圆,边缘具(7-9-)13-17圆齿,基部近截形至稍心形,两面(沿脉)和边缘具褐色长柔毛;叶柄长1-3厘米,密被褐色卷曲长柔毛;茎生叶(1-)2-5枚,互生,向下渐变小,叶片阔卵形至近扇形,长3-7毫米,宽3.5-7毫米,先端钝圆,边缘具7-9圆齿,基部宽楔形,两面和边缘均疏生褐色柔毛,叶柄长5-6毫米,被褐色柔毛。聚伞花序长0.5-4厘米,具多花(较密集);苞叶圆状扇形,长3.1-11.2毫米,宽3.1-9毫米,边缘具3-5-7圆齿,基部宽楔形,疏生柔毛至近无毛,柄长1.2-3.5毫米,疏生柔毛;花梗长1-5毫米,被褐色柔毛;花黄色;萼片通常近圆形,长1-2.6毫米,宽1.1-3.1毫米,先端钝圆或微凹,无毛;雄蕊8,长1-2毫米;子房半下位,花柱长0.8-2毫米;无花盘。蒴果长约3.8毫米,先端近平截而微凹,2果瓣近等大且水平状叉开,喙长约1毫米;种子黑棕色,卵球形,长约1毫米,被微乳头突起。花果期4-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无须藤Hosiea sinensis,攀援藤本;树皮灰色或黄灰色,平滑,具明显皮孔;小枝灰褐色,圆柱形,具稀疏的圆形或长圆形皮孔及疏被黄褐色微柔毛;一年生枝淡绿色,被黄色微柔毛;冬芽顶生及腋生,圆锥形,密被黄褐色柔毛。叶纸质,卵形、三角状卵形或心状卵形,长4-13厘米,宽3-9厘米,先端长渐尖,基部心形或较稀平截,表面深绿色,具密集微颗粒状突起,背面淡绿色,两面均被黄褐色短柔毛,幼时较密,老叶近无毛,边缘有稀疏的尖锯齿或粗齿,侧脉约6对,与中脉在表面隆起,背面微凹;叶柄长2-7.5厘米,被微柔毛,老时近无毛。多花排列成腋生疏散的聚伞花序,长2-8厘米,被黄褐色柔毛,花序梗长1-2.5厘米;花芽倒卵形,长约0.3厘米;花小,两性;花梗长0.3-0.5厘米;花萼小,淡棕色,5深裂,裂片长卵形,长约1毫米,外面密被黄褐色柔毛;花瓣5,绿色,基部联合,披针形,先端渐尖成外折的尾,长约5毫米,宽约1.5毫米,外面被柔毛,里面被微柔毛;雄蕊5,与花瓣互生,花丝粗,长约1.5-2毫米,无毛,花药近球形,很小,黄色,内向;具肉质腺体5枚,位于雄蕊之间,长圆形,长不到0.5毫米;子房卵形,长约1毫米,1室,2悬垂胚珠,花柱圆柱状,长约1毫米,柱头4裂,略下延。核果扁椭圆形,长1.5-1.8厘米,幼时绿色,成熟时红色或红棕色,具不增大的宿萼,干时表面有多角形陷穴。种子1枚,具胚乳,胚肉质,橙红色较胚乳短,胚根极短,子叶椭圆形。花期4-5月,果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突尖紫堇Corydalis mucronata,多年生柔弱草本,高30-45厘米。根茎粗短,具簇生须根,上部并生多茎。茎侧生,具叶,上部多少分枝。基生叶常枯萎。茎生叶具长柄;叶片三角形,上面绿色,下面多少灰绿色,二回羽状全裂;一回羽片具短柄;二回羽片近无柄,卵圆形,长1-2厘米,宽0.5-1.8厘米,具缺刻状圆齿。总状花序多花,疏离。下部苞片楔形,具缺刻或齿,上部的长圆形或披针形,全缘,全部短于花梗。花梗纤细。长1-1.5厘米。萼片倒卵形,紫色,约长4-5毫米,宽3-4毫米,具流苏状齿。花冠玫瑰色或紫红色,平展。上花瓣长约2.5厘米、渐尖,具长的尖头,无鸡冠状突起;距近钻形,约占花瓣全长的2/3;蜜腺体长约4-5毫米。下花瓣舟状,近基渐狭。内花瓣顶端着色较深;爪楔形,约与瓣片等长。雄蕊束卵状披针形,上部渐狭。柱头三角形,边缘常具12乳突。蒴果卵状长圆形,约长1厘米,宽3-4毫米,成熟时易脱落。种子多数,2列。花期4-5月,果期5-6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