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毛风毛菊Saussurea hieracioides,多年生草本,高5-35厘米。根状茎密被干膜质褐色残叶柄。茎直立,密被白色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基部渐狭成具翼的短叶柄,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状倒披针形,长4.5-15厘米,宽2-3厘米,顶端急尖或钝,边缘全缘或有不明显的稀疏的浅齿;茎生叶与基生叶同形或线状披针形或线形,无柄,全部叶质地薄,两面褐色或黄绿色,两面及边缘被稀疏的长柔毛。头状花序单生茎顶。总苞宽钟状,直径2-3.5厘米;总苞片4-5层,全部或边缘黑紫色,顶端长渐尖扩密被长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长1厘米,宽3毫米,中层披针形,长1.3厘米,宽2.5毫米,内层狭披针形或线形,长2.5厘米,宽2毫米。小花紫色,长1.8厘米,细管部长1厘米,檐部长8毫米。瘦果圆柱状,褐色,无毛,长2.5毫米。冠毛淡褐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2-3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4厘米。花果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西南风铃草Campanula colorata,多年生草本,根胡萝卜状,有时仅比茎稍粗。茎单生,少2支,更少为数支丛生于一条茎基上,上升或直立,高可达60厘米,被开展的硬毛。茎下部的叶有带翅的柄,上部的无柄,椭圆形,菱状椭圆形或矩圆形,顶端急尖或钝,边缘有疏锯齿或近全缘,长1-4厘米,宽0.5-1.5厘米,上面被贴伏刚毛,下面仅叶脉有刚毛或密被硬毛。花下垂,顶生于主茎及分枝上,有时组成聚伞花序;花萼筒部倒圆锥状,被粗刚毛,裂片三角形至三角状钻形,长3-7毫米,宽1-5毫米,全缘或有细齿,背面仅脉上有刚毛或全面被刚毛;花冠紫色或蓝紫色或蓝色,管状钟形,长8-15毫米,分裂达1/3-1/2;花柱长不及花冠长的2/3,内藏于花冠筒内。蒴果倒圆锥状。种子矩圆状,稍扁。花期5-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川藏风毛菊Saussurea stoliczkae,多年生矮小草本,高2-6厘米。根状茎细,有分枝。茎极短,密被白色绒毛或几无茎。叶线状长圆形或倒披针形,明显超出头状花序,基部渐狭成长1-2厘米的叶柄,长3.8-8.5厘米,宽0.8-1.5厘米,羽状浅裂,侧裂片5对,钝三角形或偏斜三角形,顶端有小头,上面被稀疏绒毛,下面密被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单生茎根状茎顶端。总苞卵圆形,直径1.2-2厘米。总苞片5层,被稀疏的柔毛,外层卵状披针形,长1.1-1.2厘米,宽3-4毫米,绿色,少有带紫红色,顶端渐尖,中层长椭圆状披针形,长1.7厘米,宽3毫米,绿色或带紫红色,内层线状披针形,长1.5-2厘米,宽1.5-2毫米,上部紫色,顶端钝。小花紫红色,长9毫米,细管部长7毫米,檐部长2毫米。瘦果圆柱状,淡褐色,长4.5毫米,无毛。冠毛污白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4毫米,内层长,羽毛状,长1.5厘米。花果期8-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黑苞风毛菊Saussurea melanotrica,多年生无茎或几无茎莲座状草本。根状茎被稠密的黑褐色的叶残迹。叶莲座状,椭圆形或匙状椭圆形,长1-3厘米,宽4-8毫米,顶端圆形或钝,少急尖,基部楔形渐狭成长约0.5厘米的叶柄,边缘全缘或稀疏钝齿或浅波状浅裂,中脉在上面凹陷,在下面高起,上面灰色,被较稠密的贴伏白色长柔毛,下面灰白色,被稠密贴伏的白色绒毛。头状花序单生于莲座状叶丛中。总苞钟状,直径2厘米;总苞片4层,外层卵形,长9-10毫米,宽5毫米,顶端急尖,中层披针形,长1.2-1.3厘米,宽3-3.5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内层宽线状披针形,长1.4厘米,宽2.5毫米,顶端钝或圆形,全部总苞片外面被贴伏的黑色长柔毛。小花紫色,长1.6厘米,细管部与檐部等长。瘦果圆柱状,长3毫米,无毛。冠毛白色,2层,外层短,长3毫米,羽毛状,内层长,长1.4厘米,羽毛状。花果期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鼠曲雪兔子Saussurea gnaphalodes,多年生多次结实丛生草本,高1-6厘米。根状茎细长,通常有数个莲座状叶丛。茎直立,基部有褐色叶柄残迹。叶密集,长圆形或匙形,长0.6-3厘米,宽3-8毫米,基部楔形渐狭柄,顶端钝或圆形,边缘全缘或上部边缘有稀疏的浅钝齿;最上部叶苞叶状,宽卵形;全部叶质地稍厚,两面同色,灰白色,被稠密的灰白色或黄褐色绒毛。头状花序无小花梗,多数在茎端密集成直径为2-3厘米的半球形的总花序。总苞长圆状,直径8毫米;总苞片3-4层,外层长圆状卵形,长7毫米,宽3.5毫米,顶端渐尖,外面被白色或褐色长棉毛,中内层椭圆形或披针形,长9毫米,宽3毫米,上部或上部边缘紫红色,上部在外面被白色长柔毛,顶端渐尖或急尖。小花紫红色,长9毫米,细管部长5毫米,檐部长4毫米。瘦果倒圆锥状,长3-4毫米,褐色。冠毛鼠灰色,2层,外层短,糙毛状,长3毫,内层长,羽毛状,长8毫米。花果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银叶火绒草Leontopodium souliei,多年生草本,根状茎细,横走,有1个或少数簇生的花茎和少数不育的莲座状叶丛,根出条细长,匍枝状,长达6厘米,平卧,无细根,有不久枯萎的叶和顶生的叶丛。茎从膝曲的基部直立,高6-25厘米,纤细,草质,后稍坚挺,不分枝,稀上部有花序枝,被白色蛛丝状长柔毛,下部有较密的叶。莲座状叶上面常脱毛,基部渐狭成短狭的鞘部;茎部叶直立,常附贴于茎上或稍开展,狭线形或舌状线形,长1-4厘米,宽1-3稀4毫米,下部叶基部等宽,无柄,上部叶基部稍扩大,半抱茎,顶端尖,有短小尖头,叶质,两面被同样的或下部叶上面被较疏薄的银白色绢状茸毛,上部叶基部还被长柔毛。苞叶多数,较茎上部叶稍短,稍尖,基部不扩大,两面被银白色长柔毛或白色茸毛,或下面毛茸较薄,较花序长2-3倍,密集,开展成径约2厘米的苞叶群,或有长达3毫米的花序梗而开展成径达5厘米的复苞叶群。头状花序径5-7毫米,少数密集,或达20个。总苞长3.5-4毫米,有长柔毛状密茸毛;总苞片约3层,顶端无毛,褐色,宽尖,稍露出毛茸之上。小花异型,雄花或雌花较少,或雌雄异株。花冠长3-4毫米,雄花花冠狭漏斗状,有卵圆形裂片;雌花花冠丝状。冠毛白色,较花冠稍长,下部有细齿;雄花冠毛上部多少棒状粗厚,有锯齿,雌花冠毛细。不育的子房常无毛;瘦果被短粗毛或无毛。花期7-8月,果期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蒲公英Taraxacum mongolicum,多年生草本。根圆柱状,黑褐色,粗壮。叶倒卵状披针形、倒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长4-20厘米,宽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边缘有时具波状齿或羽状深裂,有时倒向羽状深裂或大头羽状深裂,顶端裂片较大,三角形或三角状戟形,全缘或具齿,每侧裂片3-5片,裂片三角形或三角状披针形,通常具齿,平展或倒向,裂片间常夹生小齿,基部渐狭成叶柄,叶柄及主脉常带红紫色,疏被蛛丝状白色柔毛或几无毛。花葶1至数个,与叶等长或稍长,高10-25厘米,上部紫红色,密被蛛丝状白色长柔毛;头状花序直径约30-40毫米;总苞钟状,长12-14毫米,淡绿色;总苞片2-3层,外层总苞片卵状披针形或披针形,长8-10毫米,宽1-2毫米,边缘宽膜质,基部淡绿色,上部紫红色,先端增厚或具小到中等的角状突起;内层总苞片线状披针形,长10-16毫米,宽2-3毫米,先端紫红色,具小角状突起;舌状花黄色,舌片长约8毫米,宽约1.5毫米,边缘花舌片背面具紫红色条纹,花药和柱头暗绿色。瘦果倒卵状披针形,暗褐色,长约4-5毫米,宽约1-1.5毫米,上部具小刺,下部具成行排列的小瘤,顶端逐渐收缩为长约1毫米的圆锥至圆柱形喙基,喙长6-10毫米,纤细;冠毛白色,长约6毫米。花期4-9月,果期5-10月。2n=24, 32。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