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柱兰Amitostigma gracile,植株高7-30厘米。块茎卵形或长圆状椭圆形,长1-2.5厘米,直径约1厘米,肉质。茎纤细,直立或近直立,光滑,基部具1-2枚筒状鞘,近基部具1枚大叶,在叶之上具1-2枚苞片状小叶。叶片狭长圆形、长圆形、椭圆状长圆形或卵状披针形,直立伸展,长5-12厘米,宽1-3.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5至20余朵花,偏向一侧;花苞片小,直立伸展,卵状披针形或卵形,先端渐尖,较子房短很多;子房圆柱形,稍扭转,无毛,连花梗长7-10毫米;花小,粉红色或紫红色;中萼片直立,卵形,长2.5-3毫米,宽1.5-2毫米,凹陷,舟状,先端钝,具1脉;侧萼片斜卵形或基部渐狭呈倒卵形,长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钝,具1脉;花瓣斜椭圆形或卵形,长2.5-3毫米,宽约2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唇瓣较萼片和花瓣大,轮廓为倒卵形,长3.5-5(-7)毫米,具5-7(-9)不隆起的细脉,基部楔形,具距,中部之上3裂,侧裂片镰状线形、长圆形或三角形,先端钝或截形,中裂片较侧裂片大,倒卵状楔形,先端截形、圆形或圆形而具短小或中间凹缺;距纤细,圆筒状,几乎直的,下垂,长2-3 (-5)毫米,较子房短多,末端钝;蕊柱极短,直立;花药稍向后倾,先端稍凹陷,药室并行;花粉团卵球形,具花粉团柄和粘盘,粘盘小,椭圆形;蕊喙小,直立,三角形;柱头2个,隆起,近棒状,从蕊喙之下伸出;退化雄蕊2个,小,椭圆形。花期6-7月。果期9-10月。
手参Gymnadenia conopsea,植株高20-60厘米。块茎椭圆形,长1-3.5厘米,肉质,下部掌状分裂,裂片细长。茎直立,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其上具4-5枚叶,上部具1至数枚苞片状小叶。叶片线状披针形、狭长圆形或带形,长5.5-15厘米,宽1-2(-2.5)厘米,先端渐尖或稍钝,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长5.5-1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直立伸展,先端长渐尖成尾状,长于或等长于花;子房纺锤形,顶部稍弧曲,连花梗长约8毫米;花粉红色,罕为粉白色;中萼片宽椭圆形或宽卵状椭圆形,长3.5-5毫米,宽3-4毫米,先端急尖,略呈兜状,具3脉;侧萼片斜卵形,反折,边缘向外卷,较中萼片稍长或几等长,先端急尖,具3脉,前面的1条脉常具支脉;花瓣直立,斜卵状三角形,与中萼片等长,与侧萼片近等宽,边缘具细锯齿,先端急尖,具3脉,前面的1条脉常具支脉,与中萼片相靠;唇瓣向前伸展,宽倒卵形,长4-5毫米,前部3裂,中裂片较侧裂片大,三角形,先端钝或急尖;距细而长,狭圆筒形,下垂,长约1厘米,稍向前弯,向末端略增粗或略渐狭,长于子房;花粉团卵球形,具细长的柄和粘盘,粘盘线状披针形。花期6-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高山韭Allium sikkimense,鳞茎数枚聚生,圆柱状,粗0.3-0.5厘米;鳞茎外皮暗褐色,破裂成纤维状,下部近网状,稀条状破裂。叶狭条形,扁平,比花葶短,宽2-5毫米。花葶圆柱状,高15-40厘米,有时矮到5厘米,下部被叶鞘;总苞单侧开裂,早落;伞形花序半球状,具多而密集的花;小花梗近等长,比花被片短或与其等长,基部无小苞片;花钟状,天蓝色;花被片卵形或卵状矩圆形,先端钝,长6-10毫米,宽3-4.5毫米,内轮的边缘常具1至数枚疏离的不规则小齿,且常比外轮的稍长而宽;花丝等长,为花被片长度的1/2-2/3,基部合生并与花被片贴生,合生部分高约1毫米,内轮的基部扩大,有时每侧各具1齿,外轮的基部也常扩大,有时每侧亦各具1齿;子房近球状,腹缝线基部具明显的有窄帘的凹陷蜜穴;花柱比子房短或近等长。花果期7-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油点草Tricyrtis macropoda,植株高可达1米。茎上部疏生或密生短的糙毛。叶卵状椭圆形、矩圆形至矩圆状披针形,长 (6-)8-16 (-19) 厘米,宽(4-) 6-9 (-10) 厘米,先端渐尖或急尖,两面疏生短糙伏毛,基部心形抱茎或圆形而近无柄,边缘具短糙毛。二歧聚伞花序顶生或生于上部叶腋,花序轴和花梗生有淡褐色短糙毛,并间生有细腺毛;花梗长1.4-2.5(-3)厘米;苞片很小;花疏散;花被片绿白色或白色,内面具多数紫红色斑点,卵状椭圆形至披针形,长约1.5-2厘米,开放后自中下部向下反折;外轮3片较内轮为宽,在基部向下延伸而呈囊状;雄蕊约等长于花被片,花丝中上部向外弯垂,具紫色斑点;柱头稍微高出雄蕊或有时近等高,3裂;裂片长1-1.5厘米,每裂片上端又二深裂,小裂片长约5毫米,密生腺毛。蒴果直立,长约2-3厘米。花果期6-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小斑叶兰Goodyera repens,植株高10-25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绿色,具5-6枚叶。叶片卵形或卵状椭圆形,长1-2厘米,宽5-15毫米,上面深绿色具白色斑纹,背面淡绿色,先端急尖,基部钝或宽楔形,具柄,叶柄长5-10毫米,基部扩大成抱茎的鞘。花茎直立或近直立,被白色腺状柔毛,具3-5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几朵至10余朵、密生、多少偏向一侧的花,长4-15厘米;花苞片披针形,长5毫米,先端渐尖;子房圆柱状纺锤形,连花梗长4毫米,被疏的腺状柔毛;花小,白色或带绿色或带粉红色,半张开;萼片背面被或多或少腺状柔毛,具1脉,中萼片卵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4毫米,宽1.2-1.5毫米,先端钝,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斜卵形、卵状椭圆形,长3-4毫米,宽1.5-2.5毫米,先端钝;花瓣斜匙形,无毛,长3-4毫米,宽1-1.5毫米,先端钝,具1脉;唇瓣卵形,长3-3.5毫米,基部凹陷呈囊状,宽2-2.5毫米,内面无毛,前部短的舌状,略外弯;蕊柱短,长1-1.5毫米;蕊喙直立,长1.5毫米,叉状2裂;柱头1个,较大,位于蕊喙之下。花期7-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裂唇虎舌兰Epipogium aphyllum,植株高10-30厘米,地下具分枝的、珊瑚状的根状茎。茎直立,淡褐色,肉质,无绿叶,具数枚膜质鞘;鞘抱茎,长5-9毫米。总状花序顶生,具2-6朵花;花苞片狭卵状长圆形,长6-8毫米;花梗纤细,长3-5毫米;子房膨大,长3-5毫米;花黄色而带粉红色或淡紫色晕,多少下垂;萼片披针形或狭长圆状披针形,长1.2-1.8厘米,宽2-3毫米,先端钝;花瓣与萼片相似,常略宽于萼片;唇瓣近基部3裂;侧裂片直立,近长圆形或卵状长圆形,长3-3.5毫米,宽约3毫米;中裂片卵状椭圆形,凹陷,长8-10毫米,宽6-7毫米,先端急尖,边缘近全缘并多少内卷,内面常有4-6条紫红色的纵脊,纵脊皱波状;距粗大,长5-8毫米,宽4-5毫米,末端浑圆;蕊柱粗短,长6-7毫米。花期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