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叶独活Heracleum millefolium, 多年生草本,高5-30厘米,有柔毛。根长约20厘米,棕褐色;颈部被有褐色枯萎叶鞘纤维。茎直立,分枝,下部叶有柄,叶柄长1.5-9厘米;叶片轮廓为披针形,长2.5-16厘米,宽达2.5厘米,三至四回羽状分裂,末回裂片线形或披针形,长0.5-1厘米,先端尖;茎生叶逐渐短缩。复伞形花序顶生和侧生,花序梗长20-25厘米;总苞片4-5,披针形,长5-7毫米;伞辐7-8,不等长;小总苞片线形,有毛;花白色;萼齿细小。果实椭圆形,背部极扁,长5-6毫米,宽约4毫米,有柔毛,背棱较细;每棱槽内有油管1,合生面油管2,其长度为分生果长度的一半或略超过。花期6-8月,果期9-10月。
穗序鹅掌柴Schefflera delavayi,乔木或灌木,高3-8米;小枝粗壮,幼时密生黄棕色星状绒毛,不久毛即脱净;髓白色,薄片状。叶有小叶4-7;叶柄长4-16厘米,最长可至70厘米,幼时密生星状绒毛,成长后除基部外无毛;小叶片纸质至薄革质,稀革质,形状变化很大,椭圆状长圆形、卵状长圆形、卵状披针形或长圆状披针形,稀线状长圆形,长6-20厘米,最长可达35厘米,宽2-8厘米或稍宽,先端急尖至短渐尖,基部钝形至圆形,有时截形,上面无毛,下面密生灰白色或黄棕色星状绒毛,老时变稀,边缘全缘或疏生不规则的牙齿,有时有不规则缺刻或羽状分裂,中脉下面隆起,侧脉8-12对,有时多至15对以上,上面平坦或微隆起,下面稍隆起,网脉上面稍下陷,稀平坦,下面为绒毛掩盖而不明显;小叶柄粗壮,不等长,中央的较长,两侧的较短,被毛和叶柄一样。花无梗,密集成穗状花序,再组成长40厘米以上的大圆锥花序;主轴和分枝幼时均密生星状绒毛,后毛渐脱稀;苞片及小苞片三角形,均密生星状绒毛;花白色;萼长1.5-2毫米,疏生星状短柔毛,有5齿;花瓣5,三角状卵形,无毛;雄蕊,,花丝长约3毫米;子房4-5室;花柱合生成柱状,长不及1毫米,柱头不明显;花盘隆起。果实球形,紫黑色,直径约4毫米,几无毛;宿存花柱长1.5-2毫米,柱头头状。花期10-11月,果期次年1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舟瓣芹Sinolimprichtia alpina,植株高15-30厘米(包括伞辐)。根圆锥形,粗壮,有分枝。茎直立,光滑,径2.5-3厘米,表面有沟纹,中空。基部或茎下部的叶多数,叶柄细弱,长约10厘米,下部有叶鞘;叶鞘膜质,抱茎,长3-6厘米,宽1-1.5厘米;叶片轮廓呈阔卵状长圆形以至长圆形,长4-6厘米,宽2.5-4厘米,三出式二回羽状分裂或羽状多裂;基部的一对羽片长2.5-4厘米,有短柄。复伞形花序顶生或腋生;总苞片缺乏;主枝上的伞辐15-27,粗,近等长,通常长3.5-8厘米,表面有沟纹,中空,无毛;侧枝上的伞辐长1.5-2厘米;小总苞片多数,线形以至线状披针形,与小伞形花序近等长,边缘膜质,稍绉缩;小伞形花序有多数花,密集;花柄长2-7毫米,边缘有膜质的翅,幼时甚为显著;萼齿明显,卵形,卵圆形以至卵状三角形;花瓣长约2毫米,宽1.2毫米;花丝长于花瓣,花药卵圆形,成熟时紫黑色;花柱基幼时扁压,花柱长约3毫米,向外反曲。果幼时近陀螺状圆柱形或长圆形,顶端平截,基部渐窄;分生果主棱5条,突起,侧棱有边缘,每一棱槽有油管2-3,合生面2。花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