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彩雀莺Leptopoecile sophiae,小型鸟类.体长9~12cm。尾长、羽毛松软。前额和一宽阔的眉纹淡黄色,头顶栗色或棕红色。有的具紫蓝色光泽。背灰色,腰和尾上覆羽辉紫蓝色,飞羽灰褐色。外侧3对尾羽外翈羽缘白色,其余尾羽外翻羽缘蓝色。下体皮黄色或紫色,腹中央具栗色斑,有的为紫蓝色而腹为皮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体色较淡,背较褐,除腰和尾上覆羽还保存有一点紫蓝色外,全身很少紫色;下体除两胁和肛周还保存着紫红色外,其余紫红色亦都消失,整个下体几全为暗赭色或淡茶黄色。虹膜玫瑰红色或亮红色,嘴黑色,脚黑褐色。主要以昆虫为食,冬季也吃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最早开始于4月中旬,最迟到7月末。
斑尾榛鸡Bonasa sewezowi,我国特产鸟类,仅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和四川三省。目前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中型鸟类,体长31~38cm,大小和花尾榛鸡相似。上体栗色,具显著的黑色横斑;颏、喉黑色,周边围有白边;胸栗色,向后近白色;各羽均具黑色横斑,外侧尾羽黑褐色,具若干白色横斑和端斑。虹膜褐色,嘴褐色或黑褐色,脚角黄色。主要以柳树、桦树的芽孢、嫩叶、嫩枝、花絮、云杉种子,以及忍冬、枸子、问荆等植物的嫩枝、嫩叶、花絮、浆果和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鳞翅目幼虫、鞘翅目昆虫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繁殖期5~7月。冬季在越冬群中即出现雄鸟的争斗行为。
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锈色和金黄色平展或反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主根粗约1厘米,向下渐狭,具侧根和纤维状细根。茎粗壮,高达150厘米,粗达2厘米,不分枝,具纵条纹,幼时被毛,老时近无毛,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叶基密被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其间常混生鳞片状叶,叶片倒披针形、倒卵形或近匙形,连叶柄长8-32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渐狭并下延成翅,至叶柄近基部又逐渐扩大,两面被毛,边缘全缘且毛较密,通常具3至多条纵脉并在翅上延伸;茎生叶下部者同基生叶,上部者近无柄,狭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比下部叶小,最上部茎生叶常成假轮生状,狭披针形、倒狭披针形或条形,长5-11厘米,宽0.5-1厘米。花通常4-5朵,稀达18朵,生最上部茎生叶腋内,有时也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梗长(3-)6-37(-52)厘米,果时延长。花芽宽卵形;萼片舟状,长约3厘米,外面被毛,里面无毛,具数十条明显的纵脉;花瓣6-8,近圆形至倒卵形,长3-7厘米,宽3-5厘米,黄色或稀白色,干时具褐色纵条纹;花丝线形,长0.5-1.5厘米,金黄色或成熟时为褐色,花药卵形至长圆形,长1-2(-4)毫米,橘红色,后为黄色至黑色;子房宽椭圆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密被金黄色、紧贴、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花柱极短至长1.3厘米,无毛,柱头头状,4-9裂下延至花柱上,略辐射于子房顶。蒴果宽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厘米,粗1-1.2厘米,疏或密被金黄色或褐色、平展或紧贴、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4-9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1/3。种子近肾形,长1-1.5毫米,宽约0.5毫米,种皮具明显的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5月-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