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帅蛱蝶Sephisa princeps,与S. chandra近似,但雄蝶翅面黑色,所有条斑均橙黄色,无白色条斑;前翅中室内有2个橙黄色斑;前翅中域cu1室斑眼状。雌蝶条斑的排列图案同雄蝶,但除前翅中室有2个黄色斑外,其余条斑均为白色。
参考自中国蝴蝶数据库
曲纹蜘蛱蝶Araschnia doris,本种与A. prorsoides非常近似,但中带的前翅cu1斑与后翅r1斑向内移位,不连成1条直线;亚外缘3条橙红细线互相交接,划分出不同大小的2列黑斑。
柑橘凤蝶(花椒凤蝶)Sinoprinceps xuthus,翅绿黄色,沿脉纹有黑色带;A脉上的黑带分叉;外缘有黑色宽带。前翅黑色宽带中嵌有8个绿黄色的新月斑,中室端有2个黑斑,基部有4-5条黑色纵纹。后翅黑带中嵌有6个绿黄色新月斑,其内方有蓝色斑列,中室绿黄色,无斑纹,臀角处有1个橙色圆斑,内中具1个黑点。本种凤蝶有春、夏型之分,春型体小而色斑鲜艳,雌蝶比雄蝶色深;夏型体大,雄蝶后翅前缘有1个明显黑斑。
参考自中国蝴蝶数据库。
红珠凤蝶(红纹凤蝶)Pachliopta aristolochiae,体背黑色,颜面、腹侧及尾端多红毛。前翅灰色,翅脉、中室及脉间条纹与翅缘黑褐色,后翅黑褐色;中室外方具3-5个并行白斑,翅缘有6-7个黄褐色或粉红色斑。本种凤蝶属于多型种。
参考自中国蝶类数据库。
大绢斑蝶Parantica sita,翅青白色,半透明,前翅脉纹黑色;前缘、后缘的端部一半黑色,顶角区黑色,有放射状青白色斑;外缘宽带黑色,中有大小青白色小点2列。后翅脉纹、前缘、外缘及臀区红褐色。后翅反面位于Cu2、2A和3A脉上有长圆形块状“香鳞斑”,雌蝶后翅反面没有“香鳞斑”。
中杜鹃Cuculus saturatus,体型略小,腹部及两胁多具宽的横斑,灰色型号成鸟头颈至胸部及上体灰色,尾黑色而无斑,下体皮黄色具黑色横斑。亚成鸟及棕色型雌鸟上体棕褐色且密布黑色横斑,下体近白色具黑色横斑直至颏部,与大杜鹃和四声杜鹃的区别在于胸部横斑较粗、较宽,鸣声有异。棕色型雌鸟腰部具横斑,以此区别于棕色型大杜鹃。虹膜红褐色,眼圈黄色,喙角质色,脚橘黄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图鉴 便携版》
极北柳莺Phylloscopus borealis,大型的橄榄色柳莺,无顶冠纹,具两道翅斑,但第一道通常较模糊,白色眉纹细长,前端不到喙基处,耳羽斑驳。初级飞羽超出三级飞羽的部分较长。虹膜暗褐色,上喙深褐色,下喙橙色,喙尖深色,脚黄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手册 便携版》
长嘴百灵Melanocorypha maxima,喙厚而长、末端微曲的大型百灵。次级飞羽和三级飞羽具白色尖端,外侧尾羽白色。虹膜暗褐色,喙角褐色或黄色而尖端黑色,脚黑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