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胸鸦雀Paradoxornis guttaticollis,小型鸟类,体长18~21cm。头顶至枕橙棕色,嘴橙黄色、短而粗厚,脸皮黄色,耳覆羽和颊后部黑色,眼圈白色。上体棕褐色。颏黑色,其余下体淡皮黄白色,喉和上胸具黑色矢状斑。虹膜黑褐色或栗色,嘴橙黄色或辉黄色,脚蓝灰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草子和植物果实。繁殖期5~7月。
大仙鹟Niltava grandis,中型鸟类,体长约21cm。雄鸟头顶至枕、腰、尾上覆羽、小覆羽和颈侧斑辉钴蓝色,背、肩暗紫蓝色,两翅和尾黑色,各羽羽缘和中央尾羽紫蓝色,前额、头 侧、颏、喉和胸黑色,其余下体蓝灰色。雌鸟头顶和眼先褐灰色,前额锈色,背赭褐色,两翅和尾红褐色,头侧褐色而具细的白色羽干纹,颈侧有一块淡钴蓝色斑。下体红橄榄褐色,喉皮黄色,腹中部灰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5~7月。
大山雀Pants major,小型鸟类,体长13~15cm。整个头黑色,头两侧各具一大型白斑。上体蓝灰色,背沾绿色。下体白色,胸、腹有一条宽阔的中央纵纹与颏、喉黑色相连。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脚暗褐色或紫褐色。主要以鳞翅目、双翅目、鞘翅目、半翅目、直翅目、同翅目、膜翅目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此外也吃少量蜘蛛、蜗牛、草子、花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性食物。繁殖期4~8月。
褐头鹪莺Prinia inornata,小型鸟类,体长11~14cm。夏羽上体灰褐色,头顶较深,额沾棕,具一短的棕白色眉纹,飞羽褐色,羽缘红棕色。尾长呈凸状,外侧尾羽依次向中央尾羽明显缩短、灰褐色具不明显的黑色亚端斑和白色端斑。下体淡皮黄白色。冬羽尾较长,上体红棕褐色,下体淡棕色。虹膜淡褐色、橙黄色或黄褐色,上嘴褐色或黑褐色,下嘴角黄色或黄白色,脚肉色或肉红色。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期5~7月。
橙胸姬鹟Ficedula strophiata,小型鸟类,体长12~16cm。上体橄榄褐色,额具一白色横带,两端向后延伸至眼上形成眉斑,在暗色的头部极为醒目。尾黑色,外侧尾羽基部白色。两翅暗褐色,羽缘棕黄色。颏、喉黑色,胸和胸侧暗灰色,上胸中部橙棕色,形成一块红色斑,其余下体灰白色,两胁橄榄褐色。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黑色,脚灰褐或暗褐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草子、植物嫩叶和果实。繁殖期5~7月,营巢于小的天然树洞中,距地高1.5~3m。
叉尾太阳鸟Aethopyga christinae,小型鸟类.体长8~11cm。雄鸟头顶辉绿色,上体暗橄榄绿色。腰辉黄色,一对中央尾羽辉绿色,羽轴末端延长成尖状,外侧尾羽黑色具白色端斑,头侧黑色。颏、喉和上胸赭红色或褐红色,下胸橄榄绿黄色,其余下体淡灰色或黄绿色。雌鸟上体橄榄黄绿色,尾羽橄榄黄色,中央尾羽羽轴不延长,翅暗褐色,羽缘橄榄黄色;颏、喉绿灰或灰 黄绿色,其余下体淡黄绿色。虹膜暗褐或深红色,嘴黑色,脚暗褐色。
参考自《中国鸟类志》。
斑胸短翅莺Bradypterus thoracicus,小型鸟类,体长11~12cm。上体赭褐色或橄榄褐色,头顶较红褐色,眉纹皮黄白色。下体灰白色或污白色,胸灰色具黑色斑点,两胁和尾下覆羽暗橄榄褐色,尾下覆羽具宽阔的白色端斑。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有的下嘴基部肉色或淡灰褐色,脚灰褐色或肉黄色。主要以象甲、步行虫、蚂蚁、鳞翅目幼虫、鞘翅目、双翅目和草翅且等昆虫为 食,也吃蜗牛、蜘蛛等其他无脊推动物。繁殖期从5月末至7月末。通常在到达繁殖地后不久即占区和呜叫。
斑翅朱雀Carpodacus trifasciatus,大型朱雀,体长17~20cm。雄鸟前额珠白色具红色羽缘,形成珠白色鳞状斑。脸颊、颏、喉黑色具粗的珠白色纵纹,极为醒目。其余上体黑褐色,羽端深红色,腰粉红色,肩黑色具一块白斑,亦甚醒目。雌鸟上体灰褐沾棕具黑褐色纵纹,头无鳞状斑。喉、胸皮黄色具黑褐色纵纹,其余下体污灰色。以草子、种子、果实等植物性食物为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