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中型鸭类,个体比红头潜鸭小。和凤头潜鸭差不多,体长33~43cm,体重0.5kg以上不到1kg。雄鸟头、颈、胸暗栗色,颈基部有一不明显的黑褐色领环;眼白色,上体暗褐色,上浮和未下覆羽白色,翼镜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红褐色,肛区两侧黑色。雌鸟与雄鸟基本相似,但颜色较暗。在水中时腹部白色虽不可见,但头、颈、胸和两胁的暗栗色,以及肛区两侧的黑色和尾下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飞翔时腹中部和翅上翅下白斑与暗色体羽亦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强烈。虹膜雄鸟银白色,雌鸟灰褐色。嘴黑灰色或黑色,跗蹠银灰色或黑色和橄榄绿色。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繁殖期多为4~6月。
白尾鹞Circus cyaneus,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体长41~53cm。雄鸟上体蓝灰色、头和胸较暗,翅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腹、两胁和翅下覆羽白色,飞翔时,从上面看,蓝灰色的上体,白色的腰和黑色翅尖形成鲜明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较暗的胸和黑色的翅尖也形成鲜明的对比。雌鸟上体暗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下体皮黄色或棕黄褐色,杂以粗的红褐色或暗褐色纵纹;常贴地面低空飞行,滑翔时两翅上举呈“V”字形,并不时的抖动。幼鸟似雌鸟,但下体较淡,纵纹更为显著。虹膜黄色,嘴黑色,基部蓝灰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捕食主要在地上。繁殖期4~7月,繁殖期常见成对在空中作求偶飞行,彼此相互追逐。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猛禽,体长84~91cm。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白色,呈楔形。幼鸟通体暗褐色,具不同程度的斑点,尾和嘴暗色。成鸟容易鉴别,通过它白色的尾,淡色的头和巨大的、淡黄色的嘴很容易将它认出。幼鸟要5年才能有和成鸟一样的羽毛,不同年龄的亚成体羽色均有变化,鉴别较困难。虹膜黄色,幼鸟为褐色,嘴和蜡膜尾黄色,幼鸟尾黑褐色到褐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鱼类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利爪伸入水中抓捕,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繁殖期4~6月。
大杜鹃Cuculus canorus,中型鸟类,体长28~37cm。上体暗灰色,翅缘白色,杂有窄细的褐色横斑,尾无黑色亚端斑,腹具细密的黑褐色横斑。鸣声似“布——谷”,为二声一度。幼鸟头顶、后颈、背及翅黑褐色,各羽均具白色端缘形成鳞状斑,以头、颈、上背为细密,下背和两翅较疏阔。飞羽内翈具白色横斑。腰及尾上覆羽暗灰褐色具白色端缘;尾羽黑色具白色横斑,羽轴及两侧具白色斑块,外侧尾羽白色快板较大。颏、喉、头侧及上胸黑褐色,杂以白色快板和横斑,其余下体白色,杂以黑褐色横斑。虹膜黄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近黄色,脚棕黄色。主要以松毛虫、舞毒蛾、松针枯叶蛾,以及其他鳞翅目昆虫为食,也吃蝗虫、步行虫、叩头虫、峰等其他昆虫。繁殖期5~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