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雀科
灰冠鸦雀

灰冠鸦雀Paradoxornis przewalskii,我国特产鸟类,原记录仅分布于我国甘肃东南部舟曲和卓 尼一带,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小型鸟类,体长13~15cm。嘴粗厚而短,似鹦鹉嘴、粉红色,上嘴端部白色,头顶灰色,前额和眼先黑色,眉纹黑褐色,眼周棕褐色。背橄榄黄色,飞羽具黄色羽缘。喉、胸棕褐色,其余下体淡黄色。虹膜砖红色或赭黄色,嘴粉红色,上嘴端斑白色,下嘴微沾黄色,脚蓝灰色。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 


了解更多>>
三趾鸦雀

三趾鸦雀Paradoxornis paradoxus,我国特产鸟类,小型鸟类,体长18~20cm。嘴短而粗厚、似鹦鹉嘴、黄色。脚3趾。 头顶和后颈灰褐色,眼具白圈,耳羽灰棕色。上体灰橄榄褐色,初级飞羽灰色。颏、喉棕褐色,其余下体淡棕色。虹膜褐色,嘴蜡黄色。跗蹠和趾肉色或肉褐色。主要以金花虫、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了解更多>>
金色鸦雀

金色鸦雀Suthora verreauxi,体小(11.5cm)的赭黄色鸦雀。喉黑,头顶、翼斑及尾羽羽缘橘黄色。亚种morrisonianus较指名亚种灰色重,且白色的短眉纹上无狭窄的黑线。亚种craddocki上体橙褐,颈背及背略有橄榄褐色。似橙额鸦雀但黄色较多且眉纹白色。虹膜深褐色;上嘴灰色,下嘴带粉色;脚带粉色。


了解更多>>
灰喉鸦雀

灰喉鸦雀Paradoxornis alphonsianus,小型鸟类,嘴小,粉红色。与棕头鸦雀的区别在头侧及颈褐灰色,有时作为棕头鸦雀的一亚种。喉及胸具不明显的灰色纵纹。是一种地区性常见留鸟,见于海拔320~1800米的山区,局部地区可能更高一些。虹膜褐色,嘴粉红色,脚粉红色。


了解更多>>
橙额鸦雀

       橙额鸦雀(黑喉鸦雀)Paradoxornis nipalensis,本种是最小的一种鸦雀,体长9~10cm。头和上体大多橙棕色,喉黑色,短的眉纹和颧纹白色,下体亦主要为白色。虹膜褐色或暗栗色,嘴黄色或灰色,脚灰褐色或灰棕色。主要以昆虫和草子为食,也吃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和种子。殖期5~7月间,营巢于林下茂密的灌丛和矢竹丛中。


了解更多>>
红头鸦雀

       红头鸦雀Paradoxornis ruficeps,小型鸟类。体长16~17cm。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后颈、辉栗色,眼、脸、颊、耳羽、头侧和颈侧亦为辉栗色但稍淡,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沾棕,两翅表面和尾亦为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沾棕。但明显较背深。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略带皮黄色,肛周、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缀褐色,有的下体全为皮黄色,仅腹中部近白色。虹膜红褐色,嘴乳黄色或肉白色,或上嘴角褐色、下嘴肉褐色,脚绿铅色或暗铅蓝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4~7月。多数在5~6月。通常营巢于隐蔽的灌木丛或竹丛中,也在高草丛和芦苇丛中营巢。


了解更多>>
灰头鸦雀

灰头鸦雀Paradoxornis gularis,小型鸟类,体长16~18cm。嘴短而粗厚,橙黄色,似鹦鹉嘴。头顶至 枕灰色。前额黑色,有一条长而宽阔的黑色眉纹从黑色的额部伸出沿眼上向后一直延伸到颈侧,极为醒目。眼圈白色,眼后耳羽和颈侧亦为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概为棕褐色,颊和下体白色,喉中部黑色。虹膜褐色,嘴橙黄色,脚趾铅褐色或黑褐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殖期4~6月间。


了解更多>>
棕头鸦雀

       棕头鸦雀Paradoxornis webbianus,小型鸟类,体长11~13cm。嘴粗短而厚、暗褐色、似鹦鹉嘴、先端沾黄色,头红棕色。上体橄榄褐色,飞羽外缘红棕色或褐色。颏、喉、胸葡萄粉红色微具细的暗棕色纵纹,其余下体皮黄褐色。虹膜暗褐色,嘴黑褐色,脚铅褐色。主要以甲虫、象甲、松毛虫卵、蝽象、鞘翅目和鳞翅目等昆虫为食,也吃蜘蛛等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和植物果实与种子等。繁殖期4~8月。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