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顶鸡(白骨顶)Fulica atra,中型水禽,体长35~43cm。通体黑色,嘴和额部甲板白色,在黑色体羽前极为醒目。脚绿色,趾间具波型瓣状蹼。次级飞羽具白色羽端,在黑色的两翅形成黑白分明的翼斑,飞翔时明显可见。亦善游泳和潜水,常像鸭一样成天在水中游泳。虹膜红褐色,嘴和额甲生活时白色,死后变为肉褐色。胫裸出部、跗蹠、趾和瓣蹼绿黑色。主要吃小鱼、虾、水生昆虫、水生植物嫩叶、幼芽、果实、蔷薇果和其他各种灌木浆果与种子,也吃眼子菜、看麦娘、水棉、黑藻、轮藻、丝藻等藻类。繁殖期5~7月。
骨顶鸡在我国分布甚广,几乎遍布全国各地,北至黑龙江、内蒙古,冬至吉林长白山,西至新疆天山、西藏喜马拉雅山,南至云南、广西、广东、福建、香港、台湾和海南岛。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平原草地、甚至荒漠与半荒漠地带的各类水域中,其中尤以富有芦苇、三棱草等水边挺水植物的湖泊、水库、苇塘、水渠、河湾和深水沼泽地带最为常见。除繁殖期外,常成群活动,特别是迁徙季节,常成数十只、甚至上百只的大群,偶尔也见单只或小群活动,有时也和其他鸭类混群栖息和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