矶鹬Tringa hypoleucos,小型鹬类,体长16~22cm。嘴、脚均短,嘴暗褐色,脚淡黄褐色具白色眉纹和黑色过眼纹。上体黑褐色,下体白色,并沿胸侧向背部延伸,翅折叠时在翼角前方形成显著的白斑,飞翔时明显可见尾两边的白色横斑和翼上宽阔的白色翼带,飞翔姿势两翅朝下扇动,身体呈弓状,站立时不住的点头、摆尾。幼鸟似成鸟非繁殖羽,但羽缘多缀有皮黄色,跗蹠和趾灰绿色,爪黑色。虹膜褐色,下嘴基部淡绿褐色。主要以鞘翅目、直翅目、夜蛾、蝼蛄、甲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螺、蠕虫等无脊椎动物和小鱼以及蝌蚪等小型脊椎动物。常在湖泊、水塘及河边浅水处觅食,有时也见在草地和路边觅食。繁殖期5月初至7月末。
国内繁殖与黑龙江、吉林、辽宁、河边、内蒙古、宁夏、甘肃、青海、新疆;越冬于长江流域、云南、贵州、四川、广西、广东、福建、香港、海南岛和台湾等东南沿海各省。
栖息于低山丘陵和山脚平原一带的江河沿岸、湖泊、水库、水塘岸边,也出现于河岸、河口和附近沼泽湿地,特别是迁徙季节和冬季。夏季也常沿林中溪流进到高山森林地带。常单独或成对活动,非繁殖期也成小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