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Sichuan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旋木雀

       旋木雀Certhia familiaris,小型鸟类,体长12~15cm。嘴长而下曲,上体棕褐色具白色纵纹,腰和尾上覆羽红棕色,尾黑褐色,外翈羽缘淡棕色,翅黑褐色,翅上覆羽羽端棕白色,飞羽中部具两道淡棕色带斑。下体白色。虹膜暗褐色或茶褐色,嘴黑色,下嘴乳白色,跗蹠淡褐色。主要以昆虫为食。取食方式常从树干中下部盘旋向上,啄食树皮表面和缝隙中的昆虫。繁殖期4~6月。一般在4月中下旬即开始营巢和交尾活动。在有枯立木和老龄树的针阔叶混交叶林和阔叶林内营巢。 


了解更多>>
灰林鸮

灰林鸮Strix aluco,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型鸮类,体长37~40cm。头圆,无耳簇羽,面盘明显。橙棕色或黑褐色,上体暗褐色,呈棕色与褐色斑杂状,外侧翅上覆羽外翈棕白色,在翅上形成明显得棕白色翅斑。下体白色或皮黄色,胸具细密条纹和虫囊状斑。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先端蜡黄色,爪黄褐色。主要以啮齿类为食,也吃小鸟、蛙、小型兽类和昆虫,偶尔在水中捕食鱼类。捕食方式主要是等候在树枝头,当猎物出现时,突然扑向猎物的偷袭方式。


了解更多>>
灰卷尾

灰卷尾Dicrurus leucophaeus,大小和黑卷尾相似,体长25~32cm。尾长、呈叉状。通体灰色,额黑色富有光泽,下体一般较上体淡而少光泽,尾长而分叉、呈叉状尾。虹膜绯红色或橙红色,嘴、脚黑色。要以蚂蚁、蜂、牛虻、龙虱、蠼螋、金龟子、甲虫等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杂草种子和植物果实等少量植物性食物。殖期4~7月。在海南岛4月中下旬即开始营巢活动,多数在5月初开始营巢。


了解更多>>
灰鹡鸰

灰鹡鸰Motacilla cinerea,外形、大小和黄鹡鸰相似,体长16~19cm。上体暗灰色或暗灰褐色,眉纹白色,腰和尾上覆羽黄绿色,中央尾羽黑褐色,外侧一对尾羽白色,飞羽黑褐色具白色翅斑。颏、喉雄鸟夏季为黑色,冬季为白色,雌鸟夏冬季均为白色。其余下体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雌鸟上体较绿灰,颏、喉白色、不为黑色。虹膜褐色,嘴黑褐色或黑色。跗蹠和趾暗绿色或角褐色。灰鹡鸰主要以昆虫为食。繁殖期5~7月。繁殖开始前雌雄鸟常成对沿河谷飞行活动,觅找巢位。当巢域选定以后,活动范围才比较固定。


了解更多>>
西藏山溪鲵

       西藏山溪鲵Batrachuperus tibetanus,雄鲵全长175~211mm,雌鲵全长170~197mm;头部较扁平,头长略大于头宽;吻短,吻端宽圆,吻棱不明显;鼻孔略近吻端;上唇褶很发达,下唇褶弱,为上唇褶所遮盖;舌大,长椭圆形,两侧略游离;口角位眼后角下方;犁骨齿2短列,左右间距宽,呈“八”形,每侧有齿4~6枚;颈褶弧形,躯干浑圆或略扁平,肋沟12条左右;前后肢贴体相对;指、趾端相距2~3个肋沟之间距;指式:3>2>4>1或2>3>4>1;趾式:3>2>4>1;指侧缘膜明显或弱;掌、蹠突明显或略显;尾肌发达,尾粗壮,呈圆柱状,向后逐渐侧扁;尾鳍褶低厚而平直,末端钝圆;第二性征雄鲵肛部隆起,肛孔呈“↑”形,其前端中央有一个小乳突;皮肤光滑(少数地区有皮肤满布瘰疣的变异个体),眼后至颈褶外侧有一条浅沟;头腹面有多条纵褶。体尾背面暗棕黄色、深灰色或橄榄灰色等,其上有酱黑色细小斑点或无斑(皮肤具瘰疣的变异个体为浅褐黑色);腹面较背面颜色略浅。卵袋长102~140mm,直径10~12mm,呈螺旋状弯曲,表面有细纵纹;卵径3.7mm,浅黄色。幼体全长41mm时背鳍褶起于尾基部,具3对外鳃,全长64m左右时外鳃消失,即完成变态。

       参考自《中国两栖类》数据库。


了解更多>>
高原林蛙

高原林蛙Rana kukunoris,雄蛙体长56mm,雌蛙体长62mm左右;体型较粗短;头宽略大于头长;吻端钝圆而略尖,突出于下唇;吻棱较钝而明显;鼻孔在吻眼中间;颊面向外倾斜有一浅凹陷;眼间距小于鼻间距和上限睑宽;鼓膜约为眼径之半;舌后端缺刻深;犁骨齿两短列斜线,位于内鼻孔内后方;有一对咽侧下内声囊;背侧褶在鼓膜上方斜向外侧,与颞褶上端相连,随即折向中线,然后再向后延伸达胯部,在颞部上方形成曲折状;前臂及手长不到体长之半;指较细长;关节下瘤发达;内、外掌突均明显,外掌突较小 ;第一指上有极明显的灰色婚垫,腹面观可分为4团连续的瘤状物,基部2团大,其间的界限清晰而间距窄,近腕部一团等于或略大干指部一团,远端2团小而其间的界限不分明;具红色雄性线;后肢较短,约为体长的160%;后肢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前达肩部或鼓膜,个别的达眼后角;左右跟部仅相遇或略重叠;胫长小于体长之半,足比胫长;指端钝圆;趾略扁而末段变窄,趾端钝圆;指式:3>1>4>2 ;蹼较发达,略超过2/3蹼,即除第四趾两侧的蹼达到或略超过第三关节并以缘膜达趾端外,其余各趾之蹼均达趾端,蹼缘缺刻较浅,外侧3趾间的缺刻最深处几乎达到各趾第三关节之连线,外侧蹠间蹼不甚发达;关节下瘤小;内蹠突呈长椭圆形,其长约为第一趾长的l/2,外蹠突极小或无;背面皮肤较粗糙。背部及体侧有分散较大的圆疣及少数长疣,有的其间尚有小疣或痣粒;腹面皮肤光滑,仅股基部有密集扁平小疣。跗褶有2条,较明显;生活时体色变异较大。

参考自中国两栖动物名录网站


了解更多>>
中华蟾蜍

       中华蟾蜍Bufo gargarizans,雄蟾体长62~106mm,雌蟾体长70~121mm;体肥大;头宽大于头长;吻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小于眼间距,上眼睑宽为眼间距的3/5,瞳孔圆或横椭圆形,黑色,虹彩土红色;鼓膜鼓环显著;上颌无齿,舌长椭圆形,后端无缺刻;前肢长而粗壮;掌突2个,棕色,内掌突小,椭圆形,外掌突大而圆;第二性征雄性内侧3指有黑色刺状婚垫;后肢粗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肩部或肩后;指端较圆;趾端钝尖;指侧具缘膜或无;趾侧缘膜显著;指式:3>1>4>2或3>1>2>4;第四趾具半蹼;趾关节下瘤多成对或不清晰;内蹠突大而长,外蹠突小而圆;皮肤很粗糙,背面满布圆形瘰疣;吻棱上有疣;上眼睑内侧有3~4枚较大的疣粒,其前后分别与吻棱和耳后腺相接,沿眼睑外缘有一疣脊;腹面满布疣粒;胫部无大瘰粒。体背面颜色有变异,多为橄榄黄色或灰棕色,有不规则深色斑纹,背脊有一条蓝灰色宽纵纹,其两侧有深棕黑色纹;肩部和体侧、股后常有棕红色斑;腹面灰黄色或浅黄色,有深褐色云斑,咽喉部斑纹少或无,后腹部有一个大黑斑;卵径1.5mm~2.0mm,动物极黑色,植物极棕色或黑棕色;第31~35期蝌蚪全长30mm,头体长12mm,尾长为头体长的152%左右;体和尾肌色黑,尾鳍弱而薄,色浅,尾末端钝尖;唇齿式为Ⅰ:1+1/Ⅲ;仅两口角有唇乳突。


了解更多>>
宝兴树蛙

宝兴树蛙Rhacophorus dugritei,雄蛙体长42~45mm,雌蛙体长58~64mm;体较肥壮;头较扁,头宽大于头长;雄蛙吻端斜尖,雌蛙吻端圆而高;吻棱明显;鼻孔位于吻眼之间;鼻间距与眼间距几乎相等,上眼睑宽约为眼间距的2/3;鼓膜小于第三指吸盘;颞褶平直达肩部上方;舌后端缺刻深;犁骨齿列强,几乎平置 ;雄蛙具单咽下外声囊,前肢长,前臂及手长超过体长之半;指腹面有清晰的肉质垫;关节下瘤甚发达,有成行的指基下瘤;内掌突扁平,椭圆形,无外掌突;一、二指有乳白色婚垫;后肢短;前伸贴体时胫跗关节达鼓膜;胫长不到体长之半;指端有吸盘,其腹面边缘具马蹄形沟;第三指吸盘与上眼睑几乎等宽,第一指吸盘小;指侧具缘膜;除第五趾外均以缘膜达趾端;指式:3>4>2>1;第三、第五趾等长,达第四趾第三关节下瘤;外侧2指间半蹼;趾间蹼较发达,第四趾蹼达第二关节下瘤;关节下瘤明显,有成行的趾基下瘤;内蹠突大,有游离刃,外蹠突小而扁圆(有的标本不明显);背面皮肤有小疣,疣上无刺;腹面及股部下方密布扁平疣,咽喉部疣粒较小。体色变异颇大,背面多为绿色或深棕色,散有不规则的大小棕色斑点,斑点边缘色较深,部分个体背面为棕绿色或纯绿色;腹面乳白色,散有黑色斑点或云斑;卵粒白色,卵径2.5mm左右;第33~34期蝌蚪全长平均38mm,头体长14mm左右,尾长约为头体长的171%;体背面棕绿色或酱黑色,有金黄色小点;头部较窄,体较宽,尾肌较弱,尾末端钝尖呈黑色或不黑;唇齿式多为I:3+3/1+1:Ⅱ;口角乳突一排,副突较少;下唇乳突一排,中央部位约缺3个乳突。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