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赤狐

赤狐Vulpes vulpes,别名狐狸、草狐、红狐,是狐属中个体最大者,体重可达6.5kg。体型细长,四肢短,吻尖长,耳尖直立,尾毛长而蓬松,尾长超过体长之半。背毛棕黄或棕红色,也有呈棕白色,因气候或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喉、胸和腹部毛色浅淡,耳背面上部及四肢外面均接近黑色;尾背面红褐色带有黑、黄或灰色细斑,尾腹面棕白色,尾端白色。会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或树洞栖居,有时也在大山岩石下生活;洞中常有几只狐同居,甚至有时与獾同栖一洞。主食小型兽类和鸟类,也捕捉鱼、蛙、蜥蜴、昆虫和采食野果。多在春季交配,年产一胎,每胎3~6仔,多可达13只。


了解更多>>
岩羊

岩羊Pseudois nayaur,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青羊、石羊、崖羊、蓝羊,外形似绵羊,体重约40kg,雄羊可达60kg;角比绵羊粗大,角干向两侧下弯,至角尖转向后向上微弯;颏下无髯。体背毛棕黄色,杂以少数黑色毛尖;上、下唇,耳内侧和脸侧灰白色;四肢前面及腹侧有宽阔的黑纹,喉部及前胸黑褐色,腹部、四肢内侧和鼠蹊部白色,各蹄侧有一圆形白斑。因其体色与岩色相似,故躺卧休息时于岩石很难区分。无固定的活动范围,行动敏捷,受惊即奔向险峻的山坡,喜群居。以各种青草和灌木嫩枝叶为食。冬季繁殖,孕期约10个月,每胎产1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Canis lupus,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别名灰狼。犬科中体型最大的种类,外形酷似大型家犬,但尾从不卷起。头部、体背面及四肢外侧毛色均显黄褐或棕黄色,其长毛具黑色毛尖,故呈灰黑色调;腹面及四肢内侧浅棕或灰白色;尾端略带黑色。毛色因地区不同变化较大。喜集群活动;听觉、嗅觉和视觉相当发达;捕食各种野生动物,也攻击家畜。每年繁殖一次,每胎有5~10仔,孕期60余天。 


了解更多>>
喜马拉雅旱獭

喜马拉雅旱獭Marmota himalayana,别名草原旱獭,雪猪,体形肥胖似猪,体重可达9~10kg;尾短,末端扁形;四肢粗短,指(趾)爪发达。体背毛浅黄褐色,微染黑色,腹毛土黄色。吻鼻部黑褐色,额部染有褐色斑,吻侧经眼至耳根前呈橘黄色;尾末端黑褐色,前段与体背同色。集群栖居洞穴,洞多建于向阳的山坡,使洞内温暖而干燥;日间出没,尤以晨昏较为活跃。以各种青草和灌木的嫩枝、叶为食。 


了解更多>>
沙棘

沙棘Hippophae rhamnoides,落叶灌木或乔木,高l-5米,高山沟谷可达18米,棘刺较多,粗壮,顶生或侧生;嫩枝褐绿色,密被银白色而带褐色鳞片或有时具白色星状柔毛,老枝灰黑色,粗糙;芽大,金黄色或锈色。单叶通常近对生,与枝条着生相似,纸质,狭披针形或矩圆状披针形,长30-80毫米,宽4-10(-13)毫米,两端钝形或基部近圆形,基部最宽,上面绿色,初被白色盾形毛或星状柔毛,下面银白色或淡白色,被鳞片,无星状毛;叶柄极短,几无或长1-1.5毫米。果实圆球形,直径4-6毫米,橙黄色或桔红色;果梗长1-2.5毫米;种子小,阔椭圆形至卵形,有时稍扁,长3-4.2毫米,黑色或紫黑色,具光泽。花期4-5月,果期9-10月。


了解更多>>
小熊猫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别名小猫熊,九节狼,金狗,外形似猫,但比猫肥大,体重约5kg。头部短宽,鼻吻突出,耳大直立,耳廓尖,耳内有毛,而基部外侧生有长的簇毛;尾粗长,有红褐或黄白相间的环纹;身披红褐色长毛,绒毛丰厚,灰褐色;胡须白色,眼圈黑褐色,颈及下腹部黑褐色,四肢和足掌黑色,足底有黄色的绒毛,盖住庶垫;幼仔体毛灰黄色,头部白色,无脸斑,尾灰白色,没有环纹,约一个月龄后,尾环才隐约显现。利用树洞或石穴栖居,白天躲在洞中或浓荫处睡觉,早晚外出觅食。善攀爬,可在潮湿的苔藓地和岩石上稳步行走;性温顺,行动缓慢,听、视觉较迟钝。以各种野果、树叶、苔藓和小动物为食,尤其喜欢吃箭竹竹笋和嫩枝。多在春季发情,双方均发出求偶声,孕期约4个月,每胎2~3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猕猴

猕猴Macaca mulatta,别名恒河猴、广西猴、猴子、黄猴、沐猴等,体形中等,体长450~510mm,尾长为体长之半;手足均具五指(趾),指甲扁平;有颊囊;臀胝体明显,多为红色。头顶无漩毛;额毛往后覆盖;脸颊为肉红色,面部有稀疏的黑色短毛,脸颊四周有黑毛。额、头顶为棕黄色,头、颈、肩为灰棕色或棕黄色,后背至臀部、后肢外侧为棕黄色,颈、腹面淡灰色,腹两侧为棕色;前臂外侧浅黄色,内侧灰色;尾背正中黑棕色,尾尖灰黄色;手背灰黑色,足背灰棕色,黑色。多在树上和悬崖峭壁处活动。群居,每群10~60只,甚至多达100~200只。健壮得胜者为“猴王”。每日清晨开始活动,杂食性,采食野果、幼芽、竹笋、花、鸟卵和昆虫等。夜宿岩洞、悬崖或树上。繁殖期不固定,妊娠期150~165天,每胎产1仔,偶有2仔。


了解更多>>
独蒜兰

独蒜兰Pleione bulbocodioides,半附生草本。假鳞茎卵形至卵状圆锥形,上端有明显的颈,全长1-2.5厘米,直径1-2厘米,顶端具1枚叶。叶在花期尚幼嫩,长成后狭椭圆状披针形或近倒披针形,纸质,长10-25厘米,宽2-5.8厘米,先端通常渐尖,基部渐狭成柄;叶柄长2-6.5厘米。花葶从无叶的老假鳞茎基部发出,直立,长7-20厘米,下半部包藏在3枚膜质的圆筒状鞘内,顶端具1 (-2)花;花苞片线状长圆形,长(2-) 3-4厘米,明显长于花梗和子房,先端钝;花梗和子房长1-2.5厘米;花粉红色至淡紫色,唇瓣上有深色斑;中萼片近倒披针形,长3.5-5厘米,宽7-9毫米,先端急尖或钝;侧萼片稍斜歪,狭椭圆形或长圆状倒披针形,与中萼片等长,常略宽;花瓣倒披针形,稍斜歪,长3.5- 5厘米,宽4-7毫米;唇瓣轮廓为倒卵形或宽倒卵形,长3.5-4.5厘米,宽3-4厘米,不明显3裂,上部边缘撕裂状,基部楔形并多少贴生于蕊柱上,通常具4-5条褶片;褶片啮蚀状,高可达1-1.5毫米,向基部渐狭直至消失;中央褶片常较短而宽,有时不存在;蕊柱长2.7-4厘米,多少弧曲,两侧具翅;翅自中部以下甚狭,向上渐宽,在顶端围绕蕊柱,宽达6-7毫米,有不规则齿缺。蒴果近长圆形,长2.7-3.5厘米。花期4-6月。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