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孜藏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鸲岩鹨

       鸲岩鹨Prunella rubeculoides,小型鸟类,体长15~17cm。头灰棕色,背、肩、腰棕褐色具黑色纵纹, 两翅褐色,翅上有白色翅斑。颏、喉沙褐或灰色,胸锈棕色,在喉胸之间有一不明显的黑色颈圈,其余下体白色。虹膜褐色,嘴黑色,跗蹠肉褐色。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蝗虫等昆虫为食,也吃草子、植物果实、种子和农作 物,如青稞、油菜子等。繁殖期5~7月。


了解更多>>
灰头绿啄木鸟

灰头绿啄木鸟Picus canus,全长27厘米。雄鸟上体背部绿色,腰部和尾上覆羽黄绿色,额部和顶部红色,枕部灰色并有黑纹。颊部和颏喉部灰色,髭纹黑色。初级飞羽黑色具有白色横条纹。尾大部为黑色。下体灰绿色。雌雄相似,但雌鸟头顶和额部非红色。嘴、脚铅灰色。鼻孔被粗的羽毛所掩盖。嘴峰稍弯;脚具4趾,外前趾较外后趾长。尾为翼长的2/3稍短,强凸尾,最外侧尾羽较尾下覆羽为短。


了解更多>>
红嘴山鸦

红嘴山鸦Pyrrhocorax pyrrhocorax,大型鸦类,体长36~48cm。嘴、脚红色,通体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相似种黄嘴山鸦嘴为黄色而不为红色。雌雄羽色相似,全身羽毛纯黑色具蓝色金属光泽。两翅和尾纯黑色具蓝绿色金属光泽。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和脚朱红色。主要以金针虫、天牛、金龟子、蝗虫、蚱蜢、螽斯、蝽象、蚊子、蚂蚁等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草子、嫩芽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4~7月。


了解更多>>
川赤芍

川赤芍Paeonia veitchii,多年生草本。根圆柱形,直径1.5-2厘米。茎高30-80厘米,少有1米以上,无毛。叶为二回三出复叶,叶片轮廓宽卵形,长7.5-20厘米;小叶成羽状分裂,裂片窄披针形至披针形,宽4-16毫米,顶端渐尖,全缘,表面深绿色,沿叶脉疏生短柔毛,背面淡绿色,无毛;叶柄长3-9厘米。花2-4朵,生茎顶端及叶腋,有时仅顶端一朵开放,而叶腋有发育不好的花芽,直径4.2-10厘米;苞片2-3,分裂或不裂,披针形,大小不等;萼片4,宽卵形,长1.7厘米,宽1-1.4厘米;花瓣6-9,倒卵形,长3-4厘米,宽1.5-3厘米,紫红色或粉红色;花丝长5-10毫米;花盘肉质,仅包裹心皮基部;心皮2-3(-5),密生黄色绒毛。蓇葖长l-2厘米,密生黄色绒毛。花期5-6月,果期7月。


了解更多>>
白唇鹿

白唇鹿Przewalskium albirostris,别名白鼻鹿,黄臀鹿,岩鹿,扁角鹿,哈马(藏),青藏高原特有种。体型大,公鹿体重可达200kg以上;肩高1.1~1.3m。角大,直线长可达1m,分枝几乎排列于同一平面上呈车轴状,在分叉处呈扁平状。体毛暗褐色,带有淡色的小斑点;臀斑土黄色,有黑色的边缘,腹毛颜色较淡。尾背面近黑色;唇白色,因此,极易与体形相似的水鹿和马鹿相区别。


了解更多>>
地山雀

地山雀Pseudopodoces humilis,体型较小的鸟类,体长14~17cm。嘴较细长而稍向下弯曲、黑色。上体沙褐色,项圈皮黄白色,飞羽灰褐色具沙褐色羽缘,中央尾羽黑褐色,其余尾羽皮黄白色。下体皮黄白色。虹膜黑褐色,嘴、跗蹠和趾黑色。主要以鳞翅目及鳞翅目幼虫、甲虫、蜂、蛾、步行虫、蝇、夜蛾幼虫等昆虫为食。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地上老鼠、兔、旱獭等动物废弃的洞穴中和土岸天然洞中,有时它们自己也掘洞营巢。


了解更多>>
藏原羚

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别名原羚,小羚羊,藏黄羊,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矫健,尾甚短,四肢细,蹄狭小,侧扁形。吻较短宽,额部隆起,眼大而圆,耳短小。仅雄羚具角,两角从头顶开始平行上升,再分开微向下弯,至脚尖再呈弧形向内弯,角干密布环棱。颈、体背面深棕褐色;臀部有明显的白斑,臀部周围锈棕色,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或淡黄色,尾毛有黑色和锈棕色相混。一半多集群在有水草的地方觅食,冬季寒冷时才集大群行动。视觉、听觉灵敏,嗅觉较差;性机警。一般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各种青草,也食菌类和嫩枝叶。冬季发情,孕期约半年,每胎一仔,偶产双胎。


了解更多>>
偏翅唐松草

偏翅唐松草Thalictrum delavayi,植株全部无毛。茎高60-200厘米,分枝。基生叶在开花时枯萎。茎下部和中部叶为三至四回羽状复叶;叶片长达40厘米;小叶草质,大小变异很大,顶生小叶圆卵形、倒卵形或椭圆形,长0.5-3厘米,宽0.3-2(-2.5)厘米,基部圆形或楔形,三浅裂或不分裂,裂片全缘或有1-3齿,脉平或在背面稍隆起,脉网不明显;叶柄长1.4-8厘米,基部有鞘;托叶半圆形,边缘分裂或不裂。圆锥花序长15-40厘米;花梗细,长0.8-2.5厘米;萼片4(-5),淡紫色,卵形或狭卵形,长5.5-9(-12)毫米,宽2.2-4.5(-5)毫米,顶端急尖或微钝;雄蕊多数,长5-7毫米,花药长圆形,长约1.5毫米,顶端短尖头长0.1-0.2(-0.4)毫米,花丝近丝形,上部稍宽;心皮15-22,子房基部变狭成短柄,花柱短,柱头生花柱腹面。瘦果扁,斜倒卵形,有时稍镰刀形弯曲,长5-8毫米,宽2.5-3.2毫米,约有8条纵肋,沿腹棱和背稜有狭翅,柄长1-3毫米,宿存花柱长约1毫米。6-9月开花。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