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灰卷尾

灰卷尾Dicrurus leucophaeus,大小和黑卷尾相似,体长25~32cm。尾长、呈叉状。通体灰色,额黑色富有光泽,下体一般较上体淡而少光泽,尾长而分叉、呈叉状尾。虹膜绯红色或橙红色,嘴、脚黑色。要以蚂蚁、蜂、牛虻、龙虱、蠼螋、金龟子、甲虫等昆虫为食,偶尔也吃杂草种子和植物果实等少量植物性食物。殖期4~7月。在海南岛4月中下旬即开始营巢活动,多数在5月初开始营巢。


了解更多>>
灰背燕尾

灰背燕尾Enicurus schistaceus,中型鸟类,体长21~24cm。尾长、呈深叉状。头顶至背蓝灰色,前额有一宽的白带,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尾黑色,基部和端部白色,折叠时呈黑白横带状。翅黑色具白色翅斑,额基、脸颊、颏、喉黑色,其余下体白色。虹膜黑褐色,嘴黑色。脚肉白色。主要以甲虫、水生昆虫、蚂蚁、蜻蜓幼虫、毛虫、螺等昆虫以及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河岸岩石缝隙中。


了解更多>>
黄腹扇尾鹟

黄腹扇尾鹟Rhipidura hypoxantha,小型鸟类,体长10~llcm。上体橄榄褐色,前额和一条宽阔的眉纹鲜黄色。尾褐色,除一对中央尾羽外,其余尾羽具宽阔的白色尖端。下体鲜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眼先和眼周部分较淡,多呈褐色而杂有橄榄绿色。虹膜暗褐色或褐红色,上嘴黑色,下嘴肉黄色或角褐色,脚角褐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5~7月。营巢于森林中离地不高的小树枝杈上。


了解更多>>
红头鸦雀

       红头鸦雀Paradoxornis ruficeps,小型鸟类。体长16~17cm。雌雄羽色相似。前额、头顶、枕、后颈、辉栗色,眼、脸、颊、耳羽、头侧和颈侧亦为辉栗色但稍淡,上体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沾棕,两翅表面和尾亦为棕褐色或橄榄褐色沾棕。但明显较背深。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略带皮黄色,肛周、覆腿羽和尾下覆羽缀褐色,有的下体全为皮黄色,仅腹中部近白色。虹膜红褐色,嘴乳黄色或肉白色,或上嘴角褐色、下嘴肉褐色,脚绿铅色或暗铅蓝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4~7月。多数在5~6月。通常营巢于隐蔽的灌木丛或竹丛中,也在高草丛和芦苇丛中营巢。


了解更多>>
红翅薮鹛

       红翅薮鹛Liocichla phoenicea,中型鸟类,体长21~24cm。头顶灰褐色,头侧和颈侧赤红色,上体橄榄褐色,翅上具红色块斑,尾具红色或橙黄色块斑,下体灰色沾褐。虹膜褐色或红色,嘴黑色,脚暗褐色或淡灰褐色。主要以鞘翅目、鳞翅目、膜翅目、甲虫、蚂蚁、蜻蜒卵等昆虫、昆虫幼虫和虫卵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和草子。繁殖期4~7月。


了解更多>>
黑喉石鵖

黑喉石鵖Saxicola torquata,小型鸟类,体长12~15cm。雄鸟上体黑褐色,腰白色,颈侧和肩有白斑,颏、喉黑色,胸锈红色,腹浅棕色或白色。雌鸟上体灰褐色,喉近白色,其余和雄鸟相似。幼鸟和雌鸟相似,但棕色羽缘更宽而显著,眼先、脸颊、耳羽黑色,颏、喉羽端灰白色沾黄,羽基黑色,其余似成鸟。虹膜褐色或暗褐色,嘴、脚黑色。主要以昆虫为食,主要有蝗虫、蚱蜢、甲虫、金针虫、叶甲、金龟子、象甲、吉丁虫、螟蛾、叶丝虫、弄蝶科幼虫、舟蛾科幼虫、蜂、蚂蚁等昆虫和昆虫幼虫,也吃蚯蚓、蜘蛛等其他无脊椎动物以及少量植物果实和种子。繁殖期4~7月。繁殖期间雄鸟常站在巢区中比较高的小树枝头鸣唱,雌鸟则致力于筑巢。   


了解更多>>
褐林鸮

褐林鸮Strix leptogrammica,国家二级保护鸟类。大型鸮类,体长46~51cm。头圆形,无耳簇羽,面盘显著,棕褐色或棕白色,眼圈黑色,有白色或棕白色眉纹。通体栗褐色,在肩、翅和尾上覆羽有白色横斑。喉白色、其余下体皮黄色,具细密的褐色横斑。虹膜暗褐色。嘴角褐色,尖端角黄色,趾裸露部分及趾底橙黄色,爪角黄色,尖端较暗。主要以鼠类、小鸟为食,也吃蜥蜴、蛙和猎禽,如雉鸡、竹鸡等大型鸟类。繁殖期3~5月,营巢于天然树洞和岩壁洞穴中。


了解更多>>
凤头蜂鹰

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国际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体长50~66cm。头侧具短而硬的鳞片状羽,且较厚密,头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羽冠。上体通常为黑褐色,头侧灰色,喉白色,具黑色中央纹,其余下体具淡红褐色和白色相间排列的横带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初级飞羽暗灰色,尖端黑色,翼下飞羽白色或灰色,具黑色横带,尾灰色或白色,具黑色端斑,基部有两条黑色横带。体色变化较大,但通过头侧短而硬的鳞片状羽和尾基部两条黑色横带以及宽阔的黑色端斑,亦不难和其他猛禽区别。虹膜金黄色或橙红色,幼鸟为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黄蜂和其他蜂类以及他们的蜂蜜、蜂蜡和幼虫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也吃小的蛇、蜥蜴、蛙、小的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上。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