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嘴鸥Larus ridibundus,中型水鸟,体长35~43cm。夏羽头和颈上部咖啡褐色,背、肩灰色,外侧初级飞羽上面白色,具黑色尖端,下面黑色。其余体羽白色。眼周白色,飞翔时翼外缘白色。嘴细长,暗红色。冬羽和夏羽相似,但头变为白色,眼后有一褐色斑。嘴鲜红色,先端略缀黑色。幼鸟和成鸟冬羽相似,但枕缀黑褐色,三级飞羽和部分翅覆羽暗褐色。尾白色,尖端具黑色横带。嘴和脚暗肉色或粉红黄色,次级飞羽具黑色横斑。主要以小鱼、小虾、水生昆虫、甲壳类、软体动物等水生无脊椎动物为食,也吃苍蝇、鼠类、蜥蜴等小型陆栖动物和死鱼,以及其他小型动物尸体。繁殖期4~6月,常集成小群在一起营巢,营巢群从几对、十几对到近千对几种在一起繁殖。
凤头蜂鹰Pernis ptilorhynchus,国际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体长50~66cm。头侧具短而硬的鳞片状羽,且较厚密,头后枕部通常具有短的羽冠。上体通常为黑褐色,头侧灰色,喉白色,具黑色中央纹,其余下体具淡红褐色和白色相间排列的横带和粗著的黑色中央纹。初级飞羽暗灰色,尖端黑色,翼下飞羽白色或灰色,具黑色横带,尾灰色或白色,具黑色端斑,基部有两条黑色横带。体色变化较大,但通过头侧短而硬的鳞片状羽和尾基部两条黑色横带以及宽阔的黑色端斑,亦不难和其他猛禽区别。虹膜金黄色或橙红色,幼鸟为褐色,嘴黑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黄蜂和其他蜂类以及他们的蜂蜜、蜂蜡和幼虫为食,也吃昆虫和昆虫幼虫,偶尔也吃小的蛇、蜥蜴、蛙、小的哺乳动物、鼠类、鸟、鸟卵和幼虫等其他动物性食物。通常在空中飞行捕食。繁殖期4~6月,营巢于树上。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型鸡类,体长44~46cm,似家鸡大小。雄鸟头和羽冠黑色,羽冠两侧各有一只绿蓝色的肉质角;睑和颏裸出部亦为绿蓝色;喉小肉裾钴蓝色,中央满缀以淡蓝色斑点,两侧边缘各有8个赤红色矢状斑,上下体羽深栗红色,满杂以以灰色眼状斑,脚粉红色,具一短距。雌鸟上体灰褐色,密杂以黑色及棕黄色,并具白色矢状斑;颏喉皮黄色,具黑纹;其余下体但皮黄色,满缀以黑色和白色斑点。虹膜褐色,嘴黑色或角褐色。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繁殖期4~6月,通常4月初即进入繁殖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