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 Sichuan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棕朱雀

       棕朱雀Carpodacus edwardsii,小型鸟类,体长14~17cm。雄鸟额和眉纹淡玫瑰红色,贯眼纹红褐色。 头顶、后颈和上体红褐或棕褐色、具黑褐色纵纹。尾黑褐色,外翱羽缘红褐色。两翅亦为黑褐色,中覆羽、大覆羽和三级飞羽羽端为淡玫瑰色或灰白色。颊、颏、喉和上胸淡玫瑰红色,其余下体红褐色。雌鸟上体赭褐色具暗褐色羽干纹,眉纹皮黄色,下体赭皮黄色具黑褐色纵纹。虹膜褐色,嘴角褐色,下嘴较淡,脚褐色或肉褐色。主要以草子和植物种子为食,也吃果实和少量昆虫。繁殖期6~8月。营巢在海拔3500~4500m的高山疏林灌丛地带,置于离地不高的低矮灌木和野生玫瑰丛中。 


了解更多>>
棕脸鹟莺

棕脸鹟莺Abroscopus alboguIaris,小型鸟类,体长9~11cm。额、头侧、颈侧淡茶黄栗色,头顶至枕淡赭橄榄色。头顶两侧各有一条黑色纵纹向后延伸至枕侧。上体橄榄绿色,腰淡黄白色。喉呈黑白斑驳状,胸、两胁和尾下覆羽黄色,其余下体白色。虹膜栗褐色,上嘴褐色或淡褐色,下嘴黄色,脚绿灰色。繁殖期4~6月,营巢于海拔2000m以下的竹林和稀疏的常绿阔叶林中。主要以昆虫为食。 


了解更多>>
三趾鸥

       三趾鸥Rissa tridactyla,中型水鸟,体长38~47cm。嘴黄色,脚黑色。尾微呈叉状。头、颏、尾和下体白色,背、肩和两翅珠灰色。最外侧初级飞羽和尖端黑色,内侧飞羽珠灰色,尖端白色。飞翔时会的的背和两翼与黑色的翼尖,白色的翼前后缘和体羽形成鲜明对照。幼鸟在头顶和枕部有灰色斑,后颈有星月形黑色横带,眼后有晓得黑色斑点,翅上有黑色斜行带斑。外侧初级飞羽黑色,尾具黑色端斑。虹膜暗褐色,眼睑橙红色。嘴黄色或黄绿色,口裂橙红色。脚黑色。主要以小鱼为食,有时也吃甲壳类和软体动物。觅食主要在海面涡流中捕食,也可在飞行时或游泳中觅食。繁殖期6~7月。


了解更多>>
红腹角雉

红腹角雉Tragopan temminckii,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型鸡类,体长44~46cm,似家鸡大小。雄鸟头和羽冠黑色,羽冠两侧各有一只绿蓝色的肉质角;睑和颏裸出部亦为绿蓝色;喉小肉裾钴蓝色,中央满缀以淡蓝色斑点,两侧边缘各有8个赤红色矢状斑,上下体羽深栗红色,满杂以以灰色眼状斑,脚粉红色,具一短距。雌鸟上体灰褐色,密杂以黑色及棕黄色,并具白色矢状斑;颏喉皮黄色,具黑纹;其余下体但皮黄色,满缀以黑色和白色斑点。虹膜褐色,嘴黑色或角褐色。主要以乔木、灌木、竹以及禾本科植物和蕨类植物的嫩叶、幼芽、嫩枝、花絮、果实和种子为食。繁殖期4~6月,通常4月初即进入繁殖期。


了解更多>>
灰林鵖

灰林鵖Saxicola ferrea,小型鸟类,体长12~15cm。雄鸟上体暗灰色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长而显著,两翅黑褐色具白色斑纹,下体白色,胸和两胁烟灰色。雌鸟上体红褐色微具黑色纵纹,下体颏、喉白色,其余下体棕白色。幼鸟和雌性成鸟相似,但上体灰褐色具栗棕色羽缘,形成栗棕色鳞状斑,眉纹灰白色,不太明显。 虹膜褐色,嘴、脚黑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5~7月。通常营巢于地上草丛或灌丛中,也在岸边或山坡岩石洞穴和石头下营巢。 


了解更多>>
小燕尾

小燕尾Enicurus scouleri,小型鸟类,体长11~14cm。上体黑色,头顶前部、腰和尾上覆羽白色,在黑色上体衬托下极为醒目,翅黑褐色具明显的白色翅斑。尾白色,中央尾羽端部黑色。下体胸以上黑色,胸以下白色。幼鸟额和头顶前部黑褐色,颏、喉和上胸近白色具黑褐色端斑,其余与成鸟相似。 虹膜褐色或黑褐色,嘴黑色,脚肉白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斑头雁

斑头雁Anser indicus,中型雁类,体长62~85cm,体重2~3kg。通体大都灰褐色,头和颈侧白色,头顶有两道黑色带斑,在白色头上极为醒目。虹膜暗棕色,嘴橙黄色,嘴甲黑色,脚和趾橙黄色。幼鸟头顶污黑色,不具横斑;颈灰褐色,两侧无白色纵纹;胸、腹灰白色,两胁淡灰色,无暗色栗斑。主要以禾本科和莎草科植物的叶、茎、青草和豆科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贝类、软体动物和其他小型无脊椎动物。觅食多黄昏和晚上在植物茂密、人迹罕至的湖边和浅滩多水草地方觅食,冬季也到农田中觅食农作物。繁殖期3~4月。


了解更多>>
红腹锦鸡

红腹锦鸡Chrysolophus pictus,我国特产鸟类,已列入国家重点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鸟类。中型鸡类,体长59~110cm。尾特长,约38~42cm。雄鸟羽色华丽,头具金黄色丝状羽冠,上体除上背浓绿色外,其余为金黄色,后颈被有橙黄色而缀有黑边的扇状羽,形成披肩状。下体深红色,尾羽黑褐色,满缀以桂黄色斑点。雌鸟头顶和后颈黑褐色,其余体羽棕黄色,满缀以黑褐色虫囊状斑和横斑。脚黄色。虹膜淡黄色或褐色,眼周皮肤淡黄色或黄色,嘴和脚角黄色。雄鸟跗蹠具一短距,眼下裸出部具一淡黄色小肉垂。主要以野豌豆、野樱桃、青蒿、胡颓子、羊奶子、箭竹、漆树等植物的叶、芽、花、果实和种子为食。也吃小麦、大豆、玉米、四季豆等农作物,此外也吃甲虫、蠕虫、双翅目和鳞翅目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4~6月,一雄多雌制。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