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耳蒜Liparis japonica,地生草本。假鳞茎卵形,长5-12毫米,直径3-8毫米,外被白色的薄膜质鞘。叶2枚,卵形、卵状长圆形或近椭圆形,膜质或草质,长5-10(-16)厘米,宽2-4(-7) 厘米,先端急尖或钝,边缘皱波状或近全缘,基部收狭成鞘状柄,无关节;鞘状柄长3-8厘米,初时抱花葶,果期则多少分离。花葶长12-50厘米;花序柄圆柱形,两侧在花期可见狭翅,果期则翅不明显;总状花序具数朵至10余朵花;花苞片狭卵形,长2-3(-5)毫米;花梗和子房长8-10毫米;花通常淡缘色,有时可变为粉红色或带紫红色;萼片线状披针形,长7-9毫米,宽1.5-2毫米,先端略钝,具3脉;侧萼片稍斜歪;花瓣丝状,长7-9毫米,宽约0.5毫米,具1脉;唇瓣近倒卵形,长6-8毫米,宽4-5毫米,先端具短尖,边缘稍有不明显的细齿或近全缘,基部逐渐变狭;蕊柱长2.5-3.5毫米,上端略有翅,基部扩大。蒴果倒卵状长圆形,长8-13毫米,宽4-6毫米;果梗长5-9毫米。花期6-8月,果期9-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黄花无柱兰Amitostigma simplex,植株高7-12厘米。块茎小,卵形或近球形,直径4-5毫米,肉质。茎纤细,直立或近直立,圆柱形,无毛,基部具1-2枚筒状鞘,基部之上至中部具1枚叶。叶直立伸展,叶片线形,长2-3.5厘米,宽3-5毫米,先端急尖或钝,基部抱茎。花序仅具1朵花;花苞片披针形,长8-10毫米,先端渐尖,与子房近等长;子房圆柱状棒形,稍扭转,无毛,近无梗,连花梗长8-9毫米;花黄色,无毛,直立;中萼片直立,狭长圆形,凹陷,长3.8毫米,宽1.3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具1脉;侧萼片镰状,狭长圆状椭圆形,长4.2毫米,宽1.5毫米,先端钝,基部收狭,具1脉;花瓣直立,斜卵形,长3.7毫米,宽1.8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外形为宽的倒卵形,3深裂,长7-7.5毫米,两侧裂片之间宽7.5毫米;侧裂片长圆状镰形,先端圆形,从基部展开;中裂片倒心形,长2.5毫米,前部2裂,裂片之间宽4.5毫米,裂片宽长圆形,先端圆形;距短,下垂,圆筒形,长3毫米,宽1.2毫米,末端钝;蕊柱短,直立,花药小,直立。花期7-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二花对叶兰Listera biflora,植株高10-13厘米。茎纤细,近基部处具1枚鞘,上部2/3-3/4处具2枚近对生的叶,叶以上部分被短柔毛,无苞片状小叶。叶片明显不等大,下方一枚宽卵形或椭圆状卵形,长1.2-1.7厘米,宽0.8-1.2厘米,上方一枚卵形,略短,但较窄,宽仅5-7毫米,先端均急尖,基部圆形。总状花序很短,具1-2朵花;花序轴被极疏的短柔毛;花苞片卵状披针形,长3-4(-5)毫米,明显较花梗短;花梗长4-6毫米,近无毛;子房长约4毫米,无毛;中萼片卵状椭圆形,长6毫米,宽1.2毫米,先端钝,背面具龙骨状突起;侧萼片线状披针形,背面亦具龙骨状突起;花瓣线形,与萼片近等长;唇瓣楔形,长8-10毫米,上部宽4-5毫米,先端具湾缺,湾缺中央具细尖头,基部具槽状蜜腺,中脉稍粗厚;蕊柱长3-4毫米;花药向前俯倾;蕊喙大,但较花药短;花期7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西南手参Gymnadenia orchidis,植株高17-35厘米。块茎卵状椭圆形,长1-3厘米,肉质,下部掌状分裂,裂片细长。茎直立,较粗壮,圆柱形,基部具2-3枚筒状鞘,其上具3-5枚叶,上部具1至数枚苞片状小叶。叶片椭圆形或椭圆状长圆形,长4-16厘米,宽(2.5-) 3-4.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总状花序具多数密生的花,圆柱形,长4-14厘米;花苞片披针形,直立伸展,先端渐尖,不成尾状,最下部的明显长于花;子房纺锤形,顶部稍弧曲,连花梗长7-8毫米;花紫红色或粉红色,极罕为带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长3-5毫米,宽2-3.5毫米,先端钝,具3脉;侧萼片反折,斜卵形,较中萼片稍长和宽,边缘向外卷,先端钝,具3脉,前面1条脉常具支脉;花瓣直立,斜宽卵状三角形,与中萼片等长且较宽,较侧萼片稍狭,边缘具波状齿,先端钝,具3脉,前面的1条脉常具支脉;唇瓣向前伸展,宽倒卵形,长3-5毫米,前部3裂,中裂片较侧裂片稍大或等大,三角形,先端钝或稍尖;距细而长,狭圆筒形,下垂,长7-10毫米,稍向前弯,向末端略增粗或稍渐狭,通常长于子房或等长;花粉团卵球形,具细长的柄和粘盘,粘盘披针形。花期7-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一叶兜被兰Neottianthe monophylla,植株高6.5-18(-21)厘米。块茎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茎直立或近直,无毛,基部具1-2枚圆筒状鞘,其上具1枚叶,在中部以上具1-2枚小的不育苞片。叶直立伸展,叶片倒披针状匙形或椭圆形或椭圆状披针形,长(2.5-) 4.5-10厘米,宽(1-)1.2-2.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收狭成抱茎的鞘,上面通常无紫斑,罕具紫斑。总状花序具几朵至多朵花,较密集,长3-5厘米;花序轴无毛;花苞片披针形,直立伸展,先端渐尖,下部的近与花等长;子房圆柱状纺锤形,长5-8毫米,稍弧曲,扭转,无毛;花紫红色或粉红色,偏向一侧;萼片在3/4以上紧密靠合成兜,兜长6.5-8毫米,宽5-6毫米;中萼片披针形,凹陷,长(5-)6-7毫米,宽1.6-2.5毫米,先端急尖,具1 (-3)脉;侧萼片斜镰状披针形,长(6-) 7-8毫米,基部宽(1.5-)2-3毫米,先端急尖,具1(-2)脉;花瓣线状披针形,长(5-)6-7毫米,宽0.6-1.7毫米,先端急尖,具1脉,与中萼片紧密贴生;唇瓣向前伸展,长6-9毫米,上面具密的细乳突,基部楔形,中部以下3裂,中裂片线状舌形,长(3.5-)4-5.5毫米,宽0.8-2毫米,先端急尖,具3-5脉,侧裂片线形,先端急尖,不裂或罕较宽再2裂;距粗圆锥形,长(4-)5-6毫米,从膨大的基部向末端明显变狭,稍向前弯,末端稍尖。花期8-9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瘦房兰Ischnogyne mandarinorum,假鳞茎近圆柱形,上部稍变细,长1.5-3厘米,粗2.5-3.5毫米,上部1/3弯曲成钩状,干后褐色,有许多纵皱纹。叶近直立,狭椭圆形,薄革质,长4-7厘米,宽1.2-1.5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叶柄长1-2厘米。花葶(连花)长5-7厘米,抽出时其所着生的假鳞茎尚幼嫩,顶端具1朵花;花苞片膜质,卵形,长5-7毫米;花梗和子房长1-2厘米;花白色,较大;萼片线状披针形,长2.8-3.2厘米,宽3-3.5毫米;侧萼片基部延伸的囊长约3毫米;花瓣与萼片相似,但稍短,宽约2.5毫米;唇瓣长约3厘米,上部宽约8毫米,向基部渐狭,顶端3裂而略似肩状;侧裂片小;中裂片近方形,先端截形而略有凹缺和细尖,基部有2个紫色小斑块;唇瓣基部的距长约3毫米,宽约1.5毫米;蕊柱长约2.5厘米,下部的翅宽不到0.5毫米,上部的翅一侧宽可达2.5毫米。蒴果椭圆形,长1.6-2厘米,粗7-9毫米。花期5-6月,果期7-8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舌唇兰Platanthera japonica,植株高35-70厘米。根状茎指状,肉质、近平展。茎粗壮,直立,无毛,具 (3-)4-6枚叶。叶自下向上渐小,下部叶片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10-18厘米,宽3-7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成抱茎的鞘,上部叶片小,披针形,先端渐尖。总状花序长10-18厘米,具10-28朵花;花苞片狭披针形,长2-4厘米,宽3-5毫米;子房细圆柱状,无毛,扭转,连花梗长2-2.5厘米;花大,白色;中萼片直立,卵形,舟状,长7-8毫米,宽5-6毫米,先端钝或急尖,具3脉;侧萼片反折,斜卵形,长8-9毫米,宽4-5毫米,先端急尖,具3脉;花瓣直立,线形,长6-7毫米,宽约1.5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中萼片靠合呈兜状;唇瓣线形,长1.3-1.5(-2)厘米,不分裂,肉质,先端钝;距下垂,细长,细圆筒状至丝状,长3-6厘米,弧曲,较子房长多;药室平行;药隔较宽,顶部稍凹陷;花粉团倒卵形,具细而长的柄和线状椭圆形的大粘盘;退化雄蕊显著;蕊喙矮,宽三角形,直立;柱头1个,凹陷,位于蕊喙之下穴内。花期5-7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
绒叶斑叶兰Goodyera velutina Maxim,植株高8-16厘米。根状茎伸长、茎状、匍匐,具节。茎直立,暗红褐色,具3-5枚叶。叶片卵形至椭圆形,长2-5厘米,宽1-2.5厘米,先端急尖,基部圆形,上面深绿色或暗紫绿色,天鹅绒状,沿中肋具1条白色带,背面紫红色,具柄;叶柄长1-1.5厘米。花茎长4-8厘米,被柔毛,具2-3枚鞘状苞片;总状花序具6-15朵偏向一侧的花;花苞片披针形,红褐色,长1-1.2厘米,宽3-3.5毫米,先端渐尖;子房圆柱形,绿褐色,被柔毛,连花梗长8-11毫米;花中等大;萼片微张开,背面被柔毛,淡红褐色或白色,凹陷,中萼片长圆形,长7-12毫米,宽2.2-4毫米,先端钝,具1脉,与花瓣粘合呈兜状;侧萼片斜卵状椭圆形或长椭圆形,长8-12毫米,宽3.5-5毫米,先端钝,具1-3脉;花瓣斜长圆状菱形,无毛,长7-12毫米,宽3.5-4.5毫米,先端钝,基部渐狭,上半部具1个红褐斑,具1脉;唇瓣长6.5-9毫米,基部凹陷呈囊状,内面有腺毛,前部舌状,舟形,先端向下弯;蕊柱长2-3毫米;花药卵状心形,先端渐尖;花粉团长2.2-3毫米;蕊喙直立,叉状2裂,长2.5毫米。花期9-10月。
参考自《中国植物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