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 Animals
白腰草鹬

       白腰草鹬Tringa ochropus,小型涉禽,体长20~24cm,是一种黑白两色的内陆水边鸟类。夏季上体黑褐色具白色斑点。腰和尾白色,尾具黑色横斑。下体白色,胸具黑褐色纵纹。白色眉纹仅限于眼先,与白色眼周相连,在暗色的头上极为醒目。冬季颜色较灰,胸部纵纹不明显,尾淡褐色。飞翔时翅上翅下均为黑色,腰和腹白色。虹膜暗褐色,嘴灰褐色或暗绿色,尖端黑色,脚橄榄绿色或灰绿色。主要以蠕虫、虾、蜘蛛、蚌、田螺、昆虫等小型无脊椎动物为食,偶尔也吃小鱼和稻谷。繁殖期5~7月。刚到繁殖地时多活动在林外开阔的湖边、河岸和沼泽湿地上,以后逐渐进入森林繁殖。


了解更多>>
白眼潜鸭

       白眼潜鸭Aythya nyroca,中型鸭类,个体比红头潜鸭小。和凤头潜鸭差不多,体长33~43cm,体重0.5kg以上不到1kg。雄鸟头、颈、胸暗栗色,颈基部有一不明显的黑褐色领环;眼白色,上体暗褐色,上浮和未下覆羽白色,翼镜和翼下覆羽亦为白色,两胁红褐色,肛区两侧黑色。雌鸟与雄鸟基本相似,但颜色较暗。在水中时腹部白色虽不可见,但头、颈、胸和两胁的暗栗色,以及肛区两侧的黑色和尾下白色形成鲜明的对比。飞翔时腹中部和翅上翅下白斑与暗色体羽亦形成强烈对比,反差强烈。虹膜雄鸟银白色,雌鸟灰褐色。嘴黑灰色或黑色,跗蹠银灰色或黑色和橄榄绿色。杂食性,但主要以植物性食物为主。繁殖期多为4~6月。


了解更多>>
白腰雨燕

白腰雨燕Apus pacificus,小型鸟类。体长17~20cm。通体黑褐色,喉和腰白色。两翅狭长,尾呈深叉状。虹膜棕褐色。嘴黑色,脚和爪紫黑色。主要各种昆虫为食。繁殖期为5~7月,成群在一起营巢,通常在临近河边的悬崖峭壁裂缝中。雌雄鸟均参与营巢活动,但以雌鸟为主。


了解更多>>
白尾鹞

       白尾鹞Circus cyaneus,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中型猛禽,体长41~53cm。雄鸟上体蓝灰色、头和胸较暗,翅尖黑色,尾上覆羽白色,腹、两胁和翅下覆羽白色,飞翔时,从上面看,蓝灰色的上体,白色的腰和黑色翅尖形成鲜明对比;从下面看,白色的下体,较暗的胸和黑色的翅尖也形成鲜明的对比。雌鸟上体暗褐色,尾上覆羽白色,下体皮黄色或棕黄褐色,杂以粗的红褐色或暗褐色纵纹;常贴地面低空飞行,滑翔时两翅上举呈“V”字形,并不时的抖动。幼鸟似雌鸟,但下体较淡,纵纹更为显著。虹膜黄色,嘴黑色,基部蓝灰色、蜡膜黄绿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小型鸟类、鼠类、蛙、蜥蜴和大型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白天活动和觅食,尤其是早晨和黄昏最为活跃。捕食主要在地上。繁殖期4~7月,繁殖期常见成对在空中作求偶飞行,彼此相互追逐。


了解更多>>
白尾梢虹雉

白尾梢虹雉Lophophorus sclateri,国家一级保护鸟类。大型鸡类,体长58~68cm。雄鸟头顶无明显羽冠,羽冠短而卷曲,颜色蓝绿色而具金属光泽;脸大部分裸出,颜色为辉蓝色,鼻孔下有一小簇黑羽。后颈和颈侧辉赤铜色;上背蓝绿色,下背至尾上覆羽白色,尾红棕色而具白色端斑;下体黑色。雌鸟自头至上背深栗褐色,下背至尾上覆羽浅土白色而具褐色横斑;尾深栗褐色,具6条棕白色横斑和宽的白色端斑。虹膜褐色,嘴黑色,脚绿褐色,雄鸟具一短距。主要以野百合、蕨类、天南星、半夏、崖花海桐、高山箭竹等植物的叶、茎、幼芽、和根为食,偶尔也吃少量蠕虫和昆虫等动物性食物。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白尾海雕

白尾海雕Haliaeetus albicilla,已列入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名录,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大型猛禽,体长84~91cm。成鸟多为暗褐色;后颈和胸部羽毛为披针形,较长;头、颈羽色较淡,沙褐色或淡黄褐色;嘴、脚黄色,尾白色,呈楔形。幼鸟通体暗褐色,具不同程度的斑点,尾和嘴暗色。成鸟容易鉴别,通过它白色的尾,淡色的头和巨大的、淡黄色的嘴很容易将它认出。幼鸟要5年才能有和成鸟一样的羽毛,不同年龄的亚成体羽色均有变化,鉴别较困难。虹膜黄色,幼鸟为褐色,嘴和蜡膜尾黄色,幼鸟尾黑褐色到褐色,脚和趾黄色,爪黑色。主要以鱼类为食,常在水面低空飞行,发现鱼后利用利爪伸入水中抓捕,也捕食鸟类和中小型哺乳动物。在冬季食物缺乏时,偶尔也攻击家禽和家畜。繁殖期4~6月。


了解更多>>
棕扇尾莺

       棕扇尾莺Cisticola iuncidis,小型鸟类,体长9~11cm。上体栗棕色具粗著的黑褐色羽干纹和棕白色眉纹,下背、腰和尾上覆羽黑褐色羽干纹细弱而不明显,尤其是繁殖季节腰和尾上覆羽几为纯棕色而无黑褐色纵纹。尾为凸状,中央尾羽最长,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灰色端斑,外侧尾羽暗褐色具棕色羽缘、黑色次端斑和白色端斑。两翅暗褐色,羽缘栗棕色。下体白色,两胁沾棕黄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蜘蛛、蚂蚁等其他小的无脊椎动物和杂草种子等植物性食物。繁殖期4~7月,通常营巢于草丛中,距地高10~50cm。


了解更多>>
灰头鸦雀

灰头鸦雀Paradoxornis gularis,小型鸟类,体长16~18cm。嘴短而粗厚,橙黄色,似鹦鹉嘴。头顶至 枕灰色。前额黑色,有一条长而宽阔的黑色眉纹从黑色的额部伸出沿眼上向后一直延伸到颈侧,极为醒目。眼圈白色,眼后耳羽和颈侧亦为灰色。上体包括两翅和尾表面概为棕褐色,颊和下体白色,喉中部黑色。虹膜褐色,嘴橙黄色,脚趾铅褐色或黑褐色。主要以昆虫和昆虫幼虫为食,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殖期4~6月间。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