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蹄目
野牦牛

       野牦牛Bos grunniens,别名野牛、旌牛,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外形像野牛,但体型较矮小,体重约500kg。四肢粗短,蹄大而宽圆;除脸面部及体背中央的毛短外,其他部位均长有长毛,此为牦牛之显著特征。体毛黑褐色,喉及腹部长毛棕黑色,尾毛黑色。以莎草、针茅、绿绒蒿和垂头菊等为食;爱饮水,冬季则啃食冰雪;8~11月发情,孕期9~10个月,每胎1仔。


了解更多>>
林麝

       林麝Moschus berezovskii,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长600~800mm,体重7~9kg,被毛粗硬,成波纹状,易脱落。成体毛色暗褐色,并染橘红色;吻部裸露无毛;下颌,喉,颈下部至胸部,有明显白色或橘黄色区域,左右两颊下方至前胸部有一白色或淡黄色的颈纹。成体无斑点,臀部颜色深褐至黑色;吻短,吻长小于颅全长的一半。泪骨宽大于泪骨长。食性很广,以领地内的各种植物嫩叶为食,特别喜食松萝、木通等。一般10月至次年1月发情交配,孕期175天~183天,5~6月产仔,每胎1~2仔。


了解更多>>
藏羚

藏羚Pantholops hodgsonii,别名独角兽、长角羊、藏羚羊。青藏高原特有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型与其他羚羊相似,唯其雄兽角甚长且几乎笔直,唯角尖微向前曲,远望侧面,两角几乎重叠,以为仅有一角,故有“独角兽”之称。鼻端两侧膨胀,呈半圆形;尾短小而尖细。雄兽前额有“u”形暗褐色斑纹,颈背和体背浅红棕色,向腹面逐渐转为白色,故颈下、胸、腹及四肢鼠蹊部为白色。四肢外侧同体背色,母羊前肢有黑褐色纵纹。食物主要草类为主。


了解更多>>
藏原羚

藏原羚Procapra picticaudata,别名原羚,小羚羊,藏黄羊,我国特有种,国家二级保护动物。体型矫健,尾甚短,四肢细,蹄狭小,侧扁形。吻较短宽,额部隆起,眼大而圆,耳短小。仅雄羚具角,两角从头顶开始平行上升,再分开微向下弯,至脚尖再呈弧形向内弯,角干密布环棱。颈、体背面深棕褐色;臀部有明显的白斑,臀部周围锈棕色,腹部及四肢内侧白色或淡黄色,尾毛有黑色和锈棕色相混。一半多集群在有水草的地方觅食,冬季寒冷时才集大群行动。视觉、听觉灵敏,嗅觉较差;性机警。一般在清晨和黄昏觅食各种青草,也食菌类和嫩枝叶。冬季发情,孕期约半年,每胎一仔,偶产双胎。


了解更多>>
小麂

小麂Muntiacus reevesi,别名麻麂、角麂。我国特有种。外形似赤麂,但体型比赤麂小,体重不到15kg。颈背中央有一条黑线,体色从淡黄褐色至淡栗红色,可随年龄和季节变化而有所差异。单独活动,日夜均可觅食;胆小,稍有惊动即迅速藏匿。怕寒冷,落雪天常下到避风处,甚至闯入民宅避寒;食性和繁殖情况基本与赤麂相同。


了解更多>>
中华鬣羚

中华鬣羚Capricornis milneedwardsii ,别名苏门羚,明鬃羊,山羊,岩骡。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外形似家羊,但体型较大,体重50~70kg。两性均有短角,耳长似驴,颈、肩背面有浅棕色长鬣毛;尾短,四四肢粗,蹄间有足腺,分泌粘液以利攀爬悬崖峭壁。体毛大部分黑褐色,杂以棕灰色毛,尾基部毛锈棕色。常单独或2~3只一起活动,以各种植物嫩枝叶和菌类为食。遇敌即向险峻的石山顶奔跑,迅速攀上人和其他动物无法行走的先崖峭壁。多秋季交配,夏季产仔,孕期约8个月,每胎1仔。


了解更多>>
野猪

野猪Sus scrofa,别名山猪。野猪是家猪的祖先,外形与家猪近似。体长0.90~1.8m,尾长200~300mm,体重50~200kg;鼻吻部比家猪更长,两耳直立,雄性犬牙发达成獠牙。突出唇外,长70~130mm。喜集群生活,但无固定的驻地,四处游荡。仅繁殖期用树枝和杂草胡乱堆积巢。杂食性,不但吃植物的嫩枝、根和果实,也吃动物尸体和其他小动物、昆虫及地下的软体动物。野猪和家猪的繁殖情况基本相同。但野猪幼仔身上有许多条纹,长成后才逐渐消失。


了解更多>>
梅花鹿

梅花鹿Cervus nippon,别名花鹿,国家一级保护动物。体形中等,比水鹿瘦小,公鹿重150kg左右;角干有4枝,偶分5枝。夏毛棕黄色,背脊两边各有一列白圆斑,体侧布满鲜明的白色斑点,腹毛白色,尾背面白色。冬毛厚密,有绒毛,栗棕色;背中央有暗褐色纵纹,无白斑或斑点模糊;鼠蹊部白色,尾背面深棕色。喜集群,多在晨昏活动。食性广,以青草、嫩芽、树叶、苔藓等为食。在冬季和早春吃各种枯草和林木灌丛的越冬幼枝;夏季主要采食多汁的青草、树叶和灌木的嫩枝幼芽,也吃苔藓和蘑菇;秋季主要吃草本和灌丛多淀粉的籽实。3~9月有舔食盐碱地或饮食含盐水的习性。平时沿固定的地点到溪流或深水处饮水,行动轻快、迅速、嗅觉和听觉灵敏。发情期间公鹿间常争斗,且奔跑鸣叫。9~10月发情交配,孕期约8个月,每胎1仔,偶产2仔。哺乳4个月,3岁成熟。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