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金翅雀Carduelis spinoides,小型鸟类,体长12~13cm,整个下体鲜黄色。头顶褐色沾绿,眼先、眼周和一条短的眉纹鲜黄色。背、肩绿褐色,翅上有黄色翅斑,尾羽基部和外侧尾羽黄色。雌鸟和雄鸟相似,但较暗淡,上体沾染绿色较多,而前额无黄色,下体淡黄色。幼鸟上体黄褐色具暗褐色纵纹,微具黄色领环。下体橄榄黄色具褐色纵纹,两翅和尾同雄鸟,但黄色较少。虹膜暗褐色,嘴肉色或角黄色,嘴尖较暗,脚肉色。主要以草子、果实、植物种子等植物性食物为食,也吃农作物荞麦,繁殖期间也吃少量昆虫。繁殖期7~8月,个别早的在6月中下旬即开始繁殖,1年繁殖1窝。巢多筑在松树上部侧枝末端茂密的枝杈上,常被悬垂下来的松针掩盖,隐蔽较好。
白点翅拟蜡嘴雀Mycerobas melanozanthos,中型鸟类,体长20~22cm。嘴特别粗大、铅蓝色,上体、颏、喉和上胸黑褐色,其余下体深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内侧大覆羽和内侧次级飞羽外翻具大的黄白色椭圆形端斑,初级飞羽尖端具窄的白色羽缘,基部具白色斑点。雌鸟上体黑褐色具不规则的黄色斑点,下体鲜黄色具黑褐色纵纹。眉纹黄色。虹膜褐色,嘴铅蓝色或铅灰色,上颌近嘴角处有一大型齿突,脚铅灰色或黑褐色。以植物果实和种子为食,尤其是树木和灌木果实和种子,如樱桃、松子、槭树子等。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侧枝枝杈上,距地高3~6m。巢呈杯状,由细枝、草茎、草叶、苔藓构成,内垫有细根、细草茎和兽毛。每窝产卵2~3枚,卵淡绿色或灰绿色、被有红褐色或黑紫色斑纹,也有呈淡蓝色而无斑的。
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耐旱和喜温等类型的针叶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其中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明亮针叶林,而以云杉、冷杉为建群树种的称为暗针叶林。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针叶林的北界。在寒温带以外的地方,也生长着很多不同类型的针叶林,但是面积比起寒温带的针叶林要小很多了。落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严酷环境中的森林。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叶松林的延伸。
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锈色和金黄色平展或反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主根粗约1厘米,向下渐狭,具侧根和纤维状细根。茎粗壮,高达150厘米,粗达2厘米,不分枝,具纵条纹,幼时被毛,老时近无毛,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叶基密被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其间常混生鳞片状叶,叶片倒披针形、倒卵形或近匙形,连叶柄长8-32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渐狭并下延成翅,至叶柄近基部又逐渐扩大,两面被毛,边缘全缘且毛较密,通常具3至多条纵脉并在翅上延伸;茎生叶下部者同基生叶,上部者近无柄,狭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比下部叶小,最上部茎生叶常成假轮生状,狭披针形、倒狭披针形或条形,长5-11厘米,宽0.5-1厘米。花通常4-5朵,稀达18朵,生最上部茎生叶腋内,有时也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梗长(3-)6-37(-52)厘米,果时延长。花芽宽卵形;萼片舟状,长约3厘米,外面被毛,里面无毛,具数十条明显的纵脉;花瓣6-8,近圆形至倒卵形,长3-7厘米,宽3-5厘米,黄色或稀白色,干时具褐色纵条纹;花丝线形,长0.5-1.5厘米,金黄色或成熟时为褐色,花药卵形至长圆形,长1-2(-4)毫米,橘红色,后为黄色至黑色;子房宽椭圆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密被金黄色、紧贴、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花柱极短至长1.3厘米,无毛,柱头头状,4-9裂下延至花柱上,略辐射于子房顶。蒴果宽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厘米,粗1-1.2厘米,疏或密被金黄色或褐色、平展或紧贴、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4-9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1/3。种子近肾形,长1-1.5毫米,宽约0.5毫米,种皮具明显的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5月-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