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针叶林

针叶林是以针叶树为建群种所组成的各类森林的总称。包括常绿和落叶,耐寒、耐旱和喜温等类型的针叶纯林和混交林。主要由云杉、冷杉、落叶松和松树等属一些耐寒树种组成。通常称为北方针叶林,也称泰加林。其中由落叶松组成的称为明亮针叶林,而以云杉、冷杉为建群树种的称为暗针叶林。针叶林是寒温带的地带性植被,是分布最靠北的森林,针叶林的北界。在寒温带以外的地方,也生长着很多不同类型的针叶林,但是面积比起寒温带的针叶林要小很多了。落叶松喜欢阳光充足而较干旱的环境,森林常较稀疏而阳光直达林下,冬季落叶后林下更是充满阳光,因此落叶松林是典型的“明亮针叶林”。落叶松的根系较浅,可以在永久冻土上生长,对土壤的要求不高,是生活在最严酷环境中的森林。我国大兴安岭的森林就是东西伯利亚的兴安落叶松林的延伸。


了解更多>>
河流湿地

       河流泛滥平原湿地即河流泛滥洪水淹没的湿地。近50余年来,由于各种水利工程修建,特别是沿江;河筑堤,使洪水控制在沿河窄长地带,只有大洪水年才能漫堤进入堤外平原。因此,随着水利工程修建和控洪级别的提高,堤外的泛洪面积逐渐变小。但堤内泛洪湿地一般比较发育。泛洪湿地主要由各类苔草、禾草、灌丛植物组成。在常年积水的牛轭湖湿地生长各种水生植物和苔草、芦苇等沼泽植物;季节积水湿地为沼泽化草甸和灌丛植物。


了解更多>>
全缘叶绿绒蒿

全缘叶绿绒蒿Meconopsis integrifolia,一年生至多年生草本,全体被锈色和金黄色平展或反曲、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主根粗约1厘米,向下渐狭,具侧根和纤维状细根。茎粗壮,高达150厘米,粗达2厘米,不分枝,具纵条纹,幼时被毛,老时近无毛,基部盖以宿存的叶基,叶基密被具多短分枝的长柔毛。基生叶莲座状,其间常混生鳞片状叶,叶片倒披针形、倒卵形或近匙形,连叶柄长8-32厘米,宽1-5厘米,先端圆或锐尖,基部渐狭并下延成翅,至叶柄近基部又逐渐扩大,两面被毛,边缘全缘且毛较密,通常具3至多条纵脉并在翅上延伸;茎生叶下部者同基生叶,上部者近无柄,狭椭圆形、披针形、倒披针形或条形,比下部叶小,最上部茎生叶常成假轮生状,狭披针形、倒狭披针形或条形,长5-11厘米,宽0.5-1厘米。花通常4-5朵,稀达18朵,生最上部茎生叶腋内,有时也生于下部茎生叶腋内;花梗长(3-)6-37(-52)厘米,果时延长。花芽宽卵形;萼片舟状,长约3厘米,外面被毛,里面无毛,具数十条明显的纵脉;花瓣6-8,近圆形至倒卵形,长3-7厘米,宽3-5厘米,黄色或稀白色,干时具褐色纵条纹;花丝线形,长0.5-1.5厘米,金黄色或成熟时为褐色,花药卵形至长圆形,长1-2(-4)毫米,橘红色,后为黄色至黑色;子房宽椭圆状长圆形、卵形或椭圆形,密被金黄色、紧贴、通常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花柱极短至长1.3厘米,无毛,柱头头状,4-9裂下延至花柱上,略辐射于子房顶。蒴果宽椭圆状长圆形至椭圆形,长2-3厘米,粗1-1.2厘米,疏或密被金黄色或褐色、平展或紧贴、具多短分枝的长硬毛,4-9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1/3。种子近肾形,长1-1.5毫米,宽约0.5毫米,种皮具明显的纵条纹及蜂窝状孔穴。花果期5月-11月。


了解更多>>
赤狐

赤狐Vulpes vulpes,别名狐狸、草狐、红狐,是狐属中个体最大者,体重可达6.5kg。体型细长,四肢短,吻尖长,耳尖直立,尾毛长而蓬松,尾长超过体长之半。背毛棕黄或棕红色,也有呈棕白色,因气候或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异;喉、胸和腹部毛色浅淡,耳背面上部及四肢外面均接近黑色;尾背面红褐色带有黑、黄或灰色细斑,尾腹面棕白色,尾端白色。会利用其他动物的废弃洞穴或树洞栖居,有时也在大山岩石下生活;洞中常有几只狐同居,甚至有时与獾同栖一洞。主食小型兽类和鸟类,也捕捉鱼、蛙、蜥蜴、昆虫和采食野果。多在春季交配,年产一胎,每胎3~6仔,多可达13只。


了解更多>>
赤腹松鼠

赤腹松鼠Callosciurus erythraeus,别名尾鼠、乌眼眶、红胸松鼠、红腹松鼠,形态似家鼠,体重约300g;吻部较短,头部宽圆,尾背毛密而蓬松。前足四趾,后足五趾;趾爪锐利,善攀缘;体背毛橄榄黄色,有麻色感。眼周围具黄棕色环,耳缘黄色较显著。四足背面颜色加深为黑褐色,足趾黑色。尾中部有不太明显的黄黑相间环,尾末端毛棕黄色、深棕黄色和白毛,因不同地区的不同种群而异。多在白天活动,以野果和嫩叶为食,还常到农田盗食农作物等。每胎多为2~3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小熊猫

小熊猫Ailurus fulgens,别名小猫熊,九节狼,金狗,外形似猫,但比猫肥大,体重约5kg。头部短宽,鼻吻突出,耳大直立,耳廓尖,耳内有毛,而基部外侧生有长的簇毛;尾粗长,有红褐或黄白相间的环纹;身披红褐色长毛,绒毛丰厚,灰褐色;胡须白色,眼圈黑褐色,颈及下腹部黑褐色,四肢和足掌黑色,足底有黄色的绒毛,盖住庶垫;幼仔体毛灰黄色,头部白色,无脸斑,尾灰白色,没有环纹,约一个月龄后,尾环才隐约显现。利用树洞或石穴栖居,白天躲在洞中或浓荫处睡觉,早晚外出觅食。善攀爬,可在潮湿的苔藓地和岩石上稳步行走;性温顺,行动缓慢,听、视觉较迟钝。以各种野果、树叶、苔藓和小动物为食,尤其喜欢吃箭竹竹笋和嫩枝。多在春季发情,双方均发出求偶声,孕期约4个月,每胎2~3仔。

参考自《中国兽类彩色图谱》。


了解更多>>
猕猴

猕猴Macaca mulatta,别名恒河猴、广西猴、猴子、黄猴、沐猴等,体形中等,体长450~510mm,尾长为体长之半;手足均具五指(趾),指甲扁平;有颊囊;臀胝体明显,多为红色。头顶无漩毛;额毛往后覆盖;脸颊为肉红色,面部有稀疏的黑色短毛,脸颊四周有黑毛。额、头顶为棕黄色,头、颈、肩为灰棕色或棕黄色,后背至臀部、后肢外侧为棕黄色,颈、腹面淡灰色,腹两侧为棕色;前臂外侧浅黄色,内侧灰色;尾背正中黑棕色,尾尖灰黄色;手背灰黑色,足背灰棕色,黑色。多在树上和悬崖峭壁处活动。群居,每群10~60只,甚至多达100~200只。健壮得胜者为“猴王”。每日清晨开始活动,杂食性,采食野果、幼芽、竹笋、花、鸟卵和昆虫等。夜宿岩洞、悬崖或树上。繁殖期不固定,妊娠期150~165天,每胎产1仔,偶有2仔。


了解更多>>
白点噪鹛(白点鹛)

白点鹛Garrulax bieti,是我国特产鸟类,分布区域狭窄,种群数量极为稀少,属珍稀濒危鸟类,目前已被列入国际自然与自然资源保护同盟(IUCN)濒危生物物种红皮书和鸟类生活国际(Bird Life International)全球濒危鸟类名录。中型鸟类,体长26~28cm。头顶栗褐色,头侧淡栗褐色,眼先、眼周和眼一短眉白色。上体浅褐色具小的黑色亚端斑点和白色圆形端斑,在上体形成黑白斑点状,眼圈为白色。主要以昆虫和植物果实与种子为食。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