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山彝族自治州 景观与生物多样性
黑翅鸢

       黑翅鸢Elanus caeruleus,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小型猛禽,体长约33cm。上体蓝灰色,下体白色。眼先和眼周具黑斑,肩部亦有黑斑,飞翔时初级飞羽下面黑色,和白色的下体形成鲜明对照。尾较短,平尾,中间稍凹,呈浅叉状。脚黄色,嘴黑色。常在空中翱翔,间或进行滑翔。虹膜成鸟血红色,幼鸟黄色或黄褐色,嘴黑色,蜡膜和口角淡黄色,脚和趾深黄色,爪黑色。主要以田间鼠类、昆虫、小鸟、野兔和爬行类为食。


了解更多>>
黑枕黄鹂

黑枕黄鹂Oriolus chinensis,外形大小和金黄鹂相似,体长23~27cm。通体金黄色,两翅和尾黑色。头枕部有一宽阔的黑色带斑,并向两侧延伸和黑色贯眼纹相连,形成一条围绕头顶的黑带,在金黄色的头部甚为醒目。雌鸟和雄鸟羽色大致相近,但色彩不及雄鸟鲜亮,羽色较暗淡,背面较绿、呈黄绿色。幼鸟与雌鸟相似,上体黄绿色,下体淡绿黄色,下胸、腹中央黄白色,整个下体均具黑色羽干纹。虹膜红褐色,嘴粉红色,脚铅蓝色。主要食物有鞘翅目、鳞翅目、尺蠖蛾科幼虫、螽斯科、蝗科、夜蛾科幼虫、枯叶蛾科幼虫、斑蛾科幼虫、蝶类幼虫、毛虫、蟋蟀、螳螂等昆虫。也吃少量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5~7月。 


了解更多>>
丝光椋鸟

丝光椋鸟Stumus sericeus,我国特有鸟种,体型大小和其他椋鸟相似,体长20~23cm。嘴朱红色,脚橙黄色。雄鸟头、颈丝光白色或棕白色,背深灰色,胸灰色,往后均变淡,两翅和尾黑色。雌鸟头顶前部棕白色。后部暗灰色,上体灰褐色,下体浅灰褐色,其他同雄鸟。虹膜黑色,嘴朱红色,尖端黑色,脚桔黄色。主要以昆虫为食,尤其喜食地老虎、甲虫、蝗虫等农林业害虫。也吃桑葚、榕果等植物果实与种子。繁殖期5~7月,营巢于树洞和屋顶洞穴中。


了解更多>>
斑鸫

       斑鸫Turdus naumanni,中型鸟类,体长20~24cm。本种有2亚种,其羽色变化较大,其中北方亚种体色较暗,上体从头至尾暗橄榄褐色杂有黑色;下体白色,喉、颈侧、两胁和胸具黑色斑点,有时在胸部密集成横带;两翅和尾黑褐色,翅上覆羽和内侧飞羽具宽的棕色羽缘;眉纹白色,翅下覆羽和腋羽辉棕色。指名亚种体色较淡,上体灰褐色,眉纹淡棕红色,腰和尾上覆羽有时具栗斑或为棕红色,翅黑色,外翈羽缘棕自或棕红色,尾基部和外侧尾棕红;颏、喉、胸和两胁栗色,具白色羽缘,喉侧具黑色斑点。虹膜褐色,嘴黑褐色,下嘴基部黄色,跗蹠淡褐色。主要以昆虫为食。 


了解更多>>
黑短脚鹎

黑短脚鹎(黑鹎)Hypsipetes madagascariensis,中型鸟类,体长22~26cm。嘴鲜红色,脚橙红色。尾呈浅叉状。羽色有两种色型,一种通体黑色。另一种头、颈白色,其余通体黑色。虹膜黑褐色,嘴鲜红色,脚橘红色。主要以昆虫等动物性食物为食,也吃植物果实、种子等植物性食物,属杂食性。繁殖期4~7月。营巢于山地森林中树上,巢多置于乔木树水平枝上。


了解更多>>
戈氏岩鹀

       戈氏岩鹀Emberiza godlewskii,体长约17厘米的鹀。似灰眉岩鹀但头部灰色较重,侧冠纹栗色而非黑色。与三道眉草鹀的区别在顶冠纹灰色。雌鸟似雄鸟但色淡。各亚种有异,南方的亚种yunnanensis较指名亚种色深且多棕色,最靠西的亚种decolorata色彩最淡。幼鸟头、上背及胸具黑色纵纹--野外与三道眉草鹀幼鸟几乎无区别。虹膜深褐色;嘴蓝灰色;脚粉褐色。


了解更多>>
多刺绿绒蒿

多刺绿绒蒿Meconopsis horridula,一年生草本, 全体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坚硬而平展的刺,刺长0.5-1厘米。主根肥厚而延长,圆柱形,长达20厘米或更多,上部粗1-1.5厘米,果时达2厘米。叶全部基生,叶片披针形,长5-12厘米,宽约1厘米,先端钝或急尖,基部渐狭而入叶柄, 边缘全缘或波状,两面被黄褐色或淡黄色平展的刺;叶柄长0.5-3厘米。花葶5-12或更多,长10-20厘米,坚硬,绿色或蓝灰色,密被黄褐色平展的刺,有时花葶基部合生。花单生于花葶上,半下垂,直径2.5-4厘米;花芽近球形,直径约1厘米或更大;萼片外面被刺;花瓣5-8,有时4,宽倒卵形,长1.2-2厘米,宽约1厘米,蓝紫色;花丝丝状,长约1厘米,色比花瓣深,花药长圆形,稍旋扭;子房圆锥状,被黄褐色平伸或斜展的刺,花柱长6-7毫米,柱头圆锥状。蒴果倒卵形或椭圆状长圆形,稀宽卵形,长1.2-2.5厘米,被锈色或黄褐色、平展或反曲的刺,刺基部增粗,通常3-5瓣自顶端开裂至全长的1/3-1/4。种子肾形,种皮具窗格状网纹。花果期6-9月。


了解更多>>
树鼩

       树鼩Tupaia belangeri,别名北树鼩、中缅树鼩、石鼠。外形似松鼠,但尾毛向两侧横生,故尾显扁平;吻尖长似鼩鼱,但尾毛蓬松有明显可与食虫目动物相区别。体重约180g,耳短圆;尾长接近体长。四肢指(趾)端爪弯曲而锐利。体背毛以橄榄褐色为主,颈侧有淡黄褐色条纹;腹毛由灰色至污白色,不同亚种略有变化;背腹之间毛色界线分明,尾毛与体色相同。地栖或树栖生活。昼夜均活动,尤以晨昏最为活跃,经常在地面枯枝落叶间寻觅食物。善爬树,常攀爬于树枝间,有时进入林间村尾觅食。主食昆虫,也吃植物果实和种子。


了解更多>>
自然 · 科学 · 创作
中国植物志
中国野鸟图库
中国观鸟记录中心
四川省林草局
四川贡嘎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卧龙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省唐家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川王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四姑娘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
四川省摄影家协会
四川动物
四川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
中国两栖类
湿地国际·中国
成都观鸟会
朱雀会
荒野新疆
康华社区发展中心
阿拉善基金会
创绿家
精嘉
博冠
jaket
安迪维特
奈特科尔
鼎星科技(北京鼎星科技有限公司)
Tragopan
InternChina
成都博物馆
成都植物园
四川美术出版社
自然圈
尼诺艺术
©2016-2021  成都山地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照片数:8119      视频数:1462